[实用新型]一种变桨轴承旁路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6175.1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7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赵星星;曹洪亮;林鸿辉;陈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桨轴承 安装板 尼龙绳 叶片 防雷装置 铜编织带 编制带 变桨柜 引下线 支撑板 防雷 旁路 隔板 安装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 雷电流 桨叶 轮毂 | ||
一种变桨轴承旁路防雷装置,包括叶片防雷引下线、安装板、第一铜编织带、尼龙绳和第二铜编制带,所述叶片防雷引下线位于叶片内部,所述叶片防雷引下线连接至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桨叶根部隔板上,所述第一铜编织带的一端连至安装板,所述第一铜编织带的另一端连至变桨柜支撑板上,所述尼龙绳的一端连至安装板,所述尼龙绳的另一端连至变桨柜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铜编制带的一端连至变桨柜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铜编制带的另一端连至轮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有效降低变桨轴承的雷电流的变桨轴承旁路防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安装简单、有效的变桨轴承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离不开变桨系统,该系统是保证机组安全与发电量重要手段。而变桨轴承作为变桨系统的重要硬件构成是风力发电设备中旋转风叶和轮毂连接部分的旋转关节零部件,是带动桨叶变桨的执行机构,其可靠性极其重要。由于其安装位置的特殊性,维修更换不便,且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其使用寿命需得到保障。
而由于风机高度,其极易遭受雷击,雷击电流通过叶片内的引下线导至叶片根部,而叶片根部直接与变桨轴承相连接,这就使得变桨轴承需承当导通雷电流的作用。过大的雷电流可能会烧伤轴承或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这对风机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都是极大的考验。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方案来降低通过变桨轴承雷电流。如何降低通过变桨轴承的雷电流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变桨轴承的雷电流较大、影响风机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有效降低变桨轴承的雷电流的变桨轴承旁路防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桨轴承旁路防雷装置,包括叶片防雷引下线、安装板、第一铜编织带、尼龙绳和第二铜编制带,所述叶片防雷引下线位于叶片内部,所述叶片防雷引下线连接至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桨叶根部隔板上,所述第一铜编织带的一端连至安装板,所述第一铜编织带的另一端连至变桨柜支撑板上,所述尼龙绳的一端连至安装板,所述尼龙绳的另一端连至变桨柜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铜编制带的一端连至变桨柜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铜编制带的另一端连至轮毂。
进一步,所述第一铜编制带缠绕在尼龙绳上。
再进一步,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桨叶根部隔板上,朝向轮毂的一面。
所述安装板最上方孔圆心与桨叶根部隔板圆心重合。
所述安装板轴线对准叶片防雷引下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编制带与第二铜编制带为多根。
所述安装板外形可以为任何形状;所述第一铜编制带与第二铜编制带在保证一定电阻的同时,可以为任意截面与根数。所述尼龙绳可以为其他材质;所述安装板中心需与桨叶根部隔板中心重合;所述尼龙绳需自然拉直,不能蹦紧,亦不可松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采用铜编制带直接将轮毂与叶片防雷引下线相连,相当于在原来的防雷通路上增加了旁路,此旁路与变桨轴承处于并联状态,只要此旁路的电阻足够小,就可使雷电流大部分走此旁路流通,从而极大的降低通过变桨轴承的雷电流,保障了变桨轴承的可靠性,提升其使用寿命。
(2)采用尼龙绳支撑铜编织带,避免铜编织带因叶片变桨时对铜编织带的破坏。
(3)该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有效的降低通过变桨轴承的雷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桨轴承旁路防雷方案设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6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叶片防雷加强系统
- 下一篇:线缆夹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