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术后带颈托的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7097.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穆红;鲁世保;王丽丽;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芯 活动芯体 通孔 长方体状 槽孔 颈托 颈椎 术后 枕头 本实用新型 分体设计 上下贯通 一体成型 左右两侧 插销 上表面 芯体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术后带颈托的枕头,包括长方体状枕芯,其中长方体状枕芯分成上下枕芯两部分,下枕芯(7)为一体成型,上枕芯为分布在左右两侧的活动芯体(2),所述活动芯体(2)高于中间部分(1),中间部分(1)的中心有一凹槽(5),其特征在于,两侧的芯体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3),下枕芯(7)上表面分布与所述通孔(3)相匹配的槽孔(6),通过一插销(4)插入不同位置的通孔(3)和槽孔(6)中,实现两侧的活动芯体与凹槽(5)之间的距离的调整。通过上下枕芯分体设计,可以实现两侧的活动芯体与凹槽之间的距离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卫生、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的一种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颈椎术后带颈托的枕头。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是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术后的病人,怎样让他们卧床时尽可能的舒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枕头作为寝具的一部分,其功能在于支撑人体颈部,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线及促进人体睡眠。
而颈椎病术后患者需长期佩戴颈托,普通枕头会使佩戴颈托的病人头部抬起,违背正常生理曲线。无枕头更加使患者不舒适,且缺乏支撑不稳固。适用于颈椎病的枕头目前已存在,但它并不适用于颈椎术后的患者。
由于颈椎特殊的解剖学结构,手术治疗难度大,且术后易存在并发症,为了促进此类患者早日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需长期佩戴颈托进行托扶,增加颈椎的稳定性,促进恢复,提高手术疗效。术后卧床患者需佩戴颈托会觉得不舒适,需要刻意去保持不变的姿势,以往对术后患者佩戴颈托产生的不适感较少关注。目前市场上的带颈托的枕头,基本上都以固定凹槽为柱,凹槽的大小并不能根据不同头围的需要而调整。为了使颈托有更好的稳定性,可调节,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支撑颈部,并使患者舒适,特设计了了颈椎术后舒适枕,可以满足不同头围大小人群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颈椎术后带颈托患者的枕头:包括长方体状枕芯,其中所述长方体状枕芯分成上下枕芯两部分,下枕芯7为一体成型,上枕芯为分布在左右两侧的活动芯体2,所述活动芯体2高于中间部分1,中间部分1的中心有一凹槽5,其特征在于,两侧的芯体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3,下枕芯7上表面分布与所述通孔3相匹配的槽孔6,通过一插销4插入不同位置的通孔3和槽孔6中,实现两侧的活动芯体与凹槽5之间的距离的调整。
优选的,所述枕高为6~7cm,枕长50-60cm,枕宽30-40cm,以适合颈托的大小和形状。
优选的,所述插销4上端有海绵帽。
优选的,所述下枕芯7的材料为硬质乳胶。
本发明的枕头,为凹字形,两侧高中间低,可固定头部,再根据颈托形状而将中间部分设计为中间有一凹槽,上下部分略高,适合颈托的放置,以及头部的固定,可维持正常生理曲线,起支撑作用,枕头的内容物可选用任何一种材料,优选硬质乳胶,其具有透气性好、较硬,使用时能保护颈椎、缓解颈椎疲劳。
本发明与其他枕头相比较,该枕头适合颈椎术后佩戴颈托的患者,符合人体颈部曲线并且稳定性强,舒适感增加。同时,通过上下枕芯分体设计,使用可调节插销,即可实现两侧的活动芯体与凹槽之间的距离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枕头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枕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7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