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极耳展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8899.X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江;吴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广众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压力传感器 展平 电池极耳 第二压力传感器 固定设置 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 伸缩杆底端 展平装置 新能源 二次热处理 热处理 弹簧固定 壳体内部 左右两侧 发热管 辊筒架 弹簧 壳体 下端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极耳展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一排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后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下端的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二辊筒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来展平电池极耳,安装发热管,这样对电池极耳进行展平前的热处理和二次热处理,增强展平效果,同时还进行两次展平,两次施加不同的压力加强展平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极耳展平装置。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极耳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极耳分为三种材料,电池的正极使用铝(Al)材料,负极使用镍(Ni)材料,负极也有铜镀镍(Ni—Cu)材料,它们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
传统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极耳展平装置存在一下不足:
目前常用的极耳展平方法是依靠在整个极片上施加一个张力将空箔材区的延展率人为拉伸到膜片区相同或接近的程度,这样存在一些缺点,效率较低,而且较难把握力度,效果可能不能确保都能达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极耳展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极耳展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一排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后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下端的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二辊筒架,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下端的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一辊筒架,所述第二辊筒架下活动安装有第五辊筒,所述第一辊筒架下活动安装有第二辊筒,所述第五辊筒下方设置有第四辊筒,所述第四辊筒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和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与第四辊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连接杆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辊筒下方设置有第三辊筒和第六辊筒,所述第六辊筒在靠近第四辊筒的一侧,所述第六辊筒下端设置有第一辊筒,所述第六辊筒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辊筒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筒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和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与第一辊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连接杆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和第五固定杆上均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辊筒、第四辊筒、第三辊筒、第六辊筒在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五辊筒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排第一支杆,所述第五辊筒左侧第一支杆下端相互之间、右侧第一支杆下端相互之间均通过第一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辊筒左侧第一支杆中部相互之间、右侧第一支杆中部相互之间均通过第一支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五辊筒后侧第一支杆位于第五辊筒和第六辊筒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五固定杆通过第二链条和齿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五固定杆通过第一链条和齿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五辊筒前侧第一支杆下端相互之间、后侧第一支杆下端相互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发热管,所述第五辊筒前侧第一支杆中部相互之间、后侧第一支杆中部相互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发热管。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广众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广众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8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压力化成柜锂电池压板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