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苗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0534.6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邹滨阳;申雪峰;杜沙燕;何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秧苗 承托构件 筒体 本实用新型 传送机构 辅助装置 筒体内部 破土锥 上下运动 秧苗出口 秧苗入口 可控性 上端 承托 竖向 下端 存活 栽种 标准化 传送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苗辅助装置,包括竖向的筒体,筒体上端为秧苗入口,筒体下端具有整体呈尖端向下的破土锥筒,所述破土锥筒能够打开并形成秧苗出口,其特征在于,筒体内部设置有一个用于承托秧苗的承托构件,筒体内部还设置有秧苗上下传送机构,秧苗上下传送机构和承托构件相连以带动承托构件上下运动,并使得承托构件上的秧苗能够被向下传送至秧苗出口处掉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更好提高秧苗存活,更好地提高秧苗栽种顺畅程度和可控性,能够提高插苗种植点标准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辅助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插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农民在插苗过程中,需要手工将秧苗插到土里,使得农民需要不断地起身和弯腰,非常劳累,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中国专利(
但是,上述装置使用时,无需人弯腰即可实现秧苗入坑,减轻了劳动负担,但存在秧苗存活率低下的缺陷。另外装置使用时,挡泥板是在秧苗重力的作用下打开以使秧苗落入土壤内,挡泥板的开关没有可控性,当插入泥土后,由于泥土的粘结附着,容易使得挡泥板无法自动翻转导致秧苗无法掉出。再者,使用上述结构进行插苗时,插苗种植点依然依靠其它辅助工具进行标准化,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的保护秧苗不受损坏,并能够对秧苗落入土壤的时机进行把控,还同时兼顾插苗种植点的标准化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提高秧苗存活,更好地提高秧苗栽种顺畅程度和可控性的插苗辅助装置,还进一步使其具有能够提高插苗种植点标准化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插苗辅助装置,包括竖向的筒体,筒体上端为秧苗入口,筒体下端具有整体呈尖端向下的破土锥筒,所述破土锥筒能够打开并形成秧苗出口,其特征在于,筒体内部设置有一个用于承托秧苗的承托构件,筒体内部还设置有秧苗上下传送机构,秧苗上下传送机构和承托构件相连以带动承托构件上下运动,并使得承托构件上的秧苗能够被向下传送至秧苗出口处掉出。
本装置使用时,先将破土锥筒竖向插入到土壤内,将秧苗从秧苗入口置入到承托构件上,依靠秧苗上下传送机构带动秧苗向下移动,然后打开秧苗出口并使得秧苗掉出到破土锥筒形成的坑内,取走插苗辅助装置,适当培土即可实现秧苗栽种。更好的选择是,承托构件为承托板。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实施,且利于承托秧苗以及利于在秧苗出口位置时秧苗从承托板上表面滑出,当然实施时,承托构件也可以是其他的类似框形构件或者能够开合的盒体构件等结构。
发明人研究发现,背景技术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0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