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1471.6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松柏;陈仁保;李峰;樊会兰;杨辉;张会仲;黄河;赵东波;姜海峰;吴子芳;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朱雅男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罐体 油井产出物 处理装置 加药管 二氧化碳 井口 罐体内部 进口管线 气体回收 顶盖 混合仓 排污管 收液管 溶解 本实用新型 资源利用率 隔板设置 集输设备 孔设置 上表面 液 气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该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进口管线、收液管、排污管、加药管、第一孔和第一顶盖。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置于罐体内部;进口管线、收液管和排污管设置于罐体前端;加药管和第一孔设置于罐体上表面;第一顶盖设置于第一孔上。第一隔板与罐体前端构成进口溶解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在罐体内部构成过渡混合仓;第二隔板与罐体后端构成气体回收舱。通过进口溶解仓、过渡混合仓和气体回收仓以及加药管使产出物液、气、固分离,分别处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对工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了对集输设备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如何提高油井产量,提高采收率,越来越被重视。二氧化碳驱油是采油中提高油井产量,提高采收率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二氧化碳驱油一般分为注入、闷井、放压、采油生产四个阶段,其中放压阶段是释放井内高压气体,以满足正常生产的过渡阶段。为提高措施效果,井内压力需要缓慢而有控制的释放,直到满足油井正常生产条件才能开井进入采油生产阶段。因此,设计出具有良好放压工艺的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成为了石油开采领域人们关注的问题。
目前放压阶段常用的处理工艺有三种:一是放空排放法,从井口连接放压管线进入地面土油池放空,井口产出物直接排放到地面和空气中;二是进敞口罐法,在井场安放敞口罐,从井口连接放压管线进入敞口罐,气体挥发到空气中,原油等液态产出物用车辆拉走排放;三是密闭输送法,从井口进入地面集输管网密闭输送,不放空、不外排。
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放空排放或进敞口罐污染环境,有害气体危害人员安全,且浪费资源。密闭输送时二氧化碳遇水生成碳酸腐蚀集输管网,造成集输系统紊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体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所述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进口管线4、收液管5、排污管6、加药管7、第一孔8和第一顶盖9。
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3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进口管线4、所述收液管5和所述排污管6设置于所述罐体1前端;所述加药管7和所述第一孔8设置于所述罐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顶盖9设置于所述第一孔8上;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2下端设置有预设数量的液流通道;所述第二隔板3上端设置有预设数量的通气孔。所述第一隔板2与所述罐体1前端构成进口溶解仓;所述第一隔板2、所述第二隔板3在所述罐体1内部构成过渡混合仓;所述第二隔板3与所述罐体1后端构成气体回收舱。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盖9为挡油帽。
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还包括筛管10。
所述筛管10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筛管卡箍,所述筛管10通过所述筛管卡箍与所述进口管线4一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管11;
所述加热管11两端管口设置有加热管快速接头;所述加热管11穿过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3与所述罐体1前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还包括液位计12;
所述液位计12设置于罐体1的后端外壁上。
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驱油井产出物井口处理装置还包括液位计护板13;
所述液位计护板13设置于罐体1的后端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1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缓冲罐的同心板式除雾器
- 下一篇:石油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