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2019.1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侠;郑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六零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0 | 分类号: | H01H9/00;H01H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面板 电源底座 电源转换模块 分离式开关 电连接 弱电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连接器 强电线路 强电 本实用新型 分离式设计 强弱电隔离 照明设备 间接连接 可拆卸的 外部电源 电源 供电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开关,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分离式开关包括:电源底座、弱电连接器和控制面板;电源底座包括: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模块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用于输出为控制面板供电的电源;弱电连接器包含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面板与电源底座通过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拆卸的电连接。分离式开关的电源底座和控制面板采用分离式设计,通过电源底座的电源转换模块,将强电转换成弱电并将弱电提供给控制面板,实现控制面板与强电线路间接连接,能够限制强电线路在电源底座内,实现强弱电隔离和避免触及强电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离式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具开关在接线方式上,多采用传统的内部接线方式,具体是在壳体底座上设置接线孔,电源线穿过接线孔进入壳体底座内,在壳体内与面板开关相应的电器元件电连接。相当于灯具开关直接与市电220V的线路电连接,灯具开关没有进行强弱电分离。并且灯具开关本身没有设置针对漏电的措施,仅仅依靠线路中设置的空气开关。一旦发生漏电情况,空气开关反应并进行断电动作需要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灯具开关会被毁坏,只能选择更换。发生触电情况时,空气开关反应并断电需要时间,会导致220V交流电直接与人体接触,造成严重的触电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式开关,所述分离式开关包括:电源底座、弱电连接器和控制面板;所述电源底座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输出为所述控制面板供电的电源;所述弱电连接器包含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源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拆卸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输入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电源端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引脚与第二连接部的第一引脚为可拆卸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电路还包括:所述第一输入电路还包括:第一静电保护二极管;所述第一静电保护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静电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静电保护二极管的正极与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二静电保护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用于给所述控制面板提供电源;所述第二静电保护二极管的正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静电保护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静电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还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引脚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引脚为可拆卸的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还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还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沟道MOS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六零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六零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2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