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模块高精度检测恒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3105.4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贺强强;吕卫涛;迟方圆;孟凡良;周济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气体检测 主壳体 保温 保温上盖 温度检测模块 高精度检测 保温壳体 恒温系统 红外模块 加热模块 进气接嘴 出气 接嘴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保温空腔 恒温环境 检测系统 模块固定 出气端 进气端 侧壁 空腔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红外模块高精度检测恒温系统。所述保温壳体包括保温上盖和保温主壳体,保温上盖位于保温主壳体的上方,保温上盖和保温主壳体固定连接,保温上盖和保温主壳体之间形成保温空腔,红外气体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加热模块均设置在该空腔内,保温主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接嘴和进气接嘴,进气接嘴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的进气端连接,出气接嘴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的出气端连接,红外气体检测模块与保温壳体固定连接,温度检测模块位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和加热模块之间,温度检测模块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保证红外气体检测模块处于恒温环境,提高了红外气体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红外模块高精度检测恒温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气体传感器种类繁多,检测原理及其结构各种各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选择性差、稳定性不高、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性价比差等。在众多气体检测方法中,基于气体的红外特征吸收谱法的红外分析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因为它是基于被测气体的物理本质特性,不需要敏感功能材料或者催化剂等带来选择性差和稳定性差问题的特定材料。但是由于光学器件如激光器、耦合器、准直器容易受到温度、应力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而改变光发生功率和光耦合效率,使得通过气室后的传输光光强发生变化,从而与气体吸收损耗带来的光强变化混淆,带来测量误差,影响红外光谱吸收技术的测量精度和长期稳定性。
目前,针对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申请号为201310064192.8、名称为的“一种基于数字电位器改善红外气体检测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提出利用数字电位器作为放大电路的增益电阻,通过微处理器采集到的最终波形的变化经过软件处理后,反馈调节数字电位器的阻值来改变传输光路电信号的放大倍数,达到自动补偿由于环境因素(除气体吸收以外)带来的通过气室的传输光光功率波动的目的。这一技术侧重解决校准采集信号的问题,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元器件种类较多,电路实现复杂。
申请号为201510847875.X、名称为“一种能改善检测稳定性的红外气体检测系统”提出由光纤一分二耦合器将光路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经气室到达光电探测器A,光电探测器A输出接放大电路B;另一路光路经光纤一分二耦合器接到光电探测器B,光电探测器B输出接放大电路B,放大电路A和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差分电路的两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温控电路和电流驱动电路,温控电路和电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和DFB激光器相连。该技术方案也是侧重解决分析误差产生后的数据校准,其缺陷仍然是元器件连接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红外模块高精度检测恒温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保证红外气体检测模块处于恒温环境,提高了红外气体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模块高精度检测恒温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和加热模块,其中,还包括保温壳体和红外气体检测模块,所述保温壳体包括保温上盖和保温主壳体,保温上盖位于保温主壳体的上方,保温上盖和保温主壳体固定连接,保温上盖和保温主壳体之间形成保温空腔,红外气体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加热模块均设置在该空腔内,保温主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接嘴和进气接嘴,进气接嘴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的进气端连接,出气接嘴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的出气端连接,红外气体检测模块与保温壳体固定连接,温度检测模块位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和加热模块之间,温度检测模块与红外气体检测模块固定连接,制冷模块设置在保温上盖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支撑板、隔热支撑块、加热板和搅动风扇,支撑板与保温主壳体固定连接,支撑板呈方形,隔热支撑块固定在支撑板的四个角点处,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固定有加热板,支撑板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对称固定有两个搅动风扇,且搅动风扇的中部正对加热板的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3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