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融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3395.2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5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庆;卢恒杰;屈江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松复合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头 出料面 模孔 底板 熔融 硬质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 耐磨性 底板连接 外壳覆盖 锥形倒角 焊接柱 合金管 耐磨度 内壳体 内衬 | ||
一种熔融模头包括:底板、模头、出料面和外壳,底板上设有模头,模头与出料面连接,外壳覆盖出料面,外壳与底板连接。其中,出料面包括:内壳体、锥形倒角、合金管、焊接柱和模孔。本实用新型传统技术相比,模孔内使用硬质合金材质内衬,增强模孔的耐磨度,大大增强了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头,具体涉及一种熔融模头。
背景技术
生产制程中物料经过混炼熔融后经过模头的模孔流出线条状,经过水槽冷却后切粒,模头作用是将熔融树脂经过模孔流出后变成粗线条状。熔融的物料在螺杆的推送下产生一定的压力穿过模头的模孔流出时会磨损模孔,导致模孔孔径变大影响出料的稳定性,特别是含高填充玻纤或矿物质的物料对模孔磨损相当严重。当模孔磨损变大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换新模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融模头,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熔融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模头、出料面和外壳,所述底板上设有模头,所述模头与出料面连接,所述外壳覆盖出料面,所述外壳与底板连接;
其中,所述出料面包括:内壳体、锥形倒角、合金管、焊接柱和模孔,所述内壳体固定于模头上,所述锥形倒角设于模孔内,所述合金管设于锥形倒角内,所述焊接柱与锥形倒角连接,所述模孔设于内壳体上。
所述底板包括:底座、固定孔和螺栓孔,所述固定孔和螺栓孔设于底座两侧。
所述模头包括:模槽、内槽和挤压孔,所述模槽设于底板上,所述内槽设于模槽内,所述挤压孔设于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传统技术相比,模孔内使用硬质合金材质内衬,增强模孔的耐磨度,大大增强了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底板100、底座110、固定孔120和螺栓孔130。
模头200、模槽210、内槽220和挤压孔230。
出料面300、内壳体310、锥形倒角320、合金管330、焊接柱340、模孔350和外壳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一种熔融模头包括:底板100、模头200、出料面300和外壳400,底板100上设有模头200,模头200与出料面300连接,外壳400覆盖出料面300,外壳400与底板100连接。
其中,出料面300包括:内壳体310、锥形倒角320、合金管330、焊接柱340和模孔350,内壳体310固定于模头200上,锥形倒角320设于模孔350内,合金管330设于锥形倒角320内,焊接柱340与锥形倒角320连接,模孔350设于内壳体310上。
底板100包括:底座110、固定孔120和螺栓孔130,固定孔120和螺栓孔130设于底座110两侧。
模头200包括:模槽210、内槽220和挤压孔230,模槽210设于底板100上,内槽220设于模槽210内,挤压孔230设于内槽22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松复合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松复合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3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包裹PVDC连接体
- 下一篇:一种PVDC共挤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