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输液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0659.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余爱萍;陈虞君;厉佳慧;郭媛媛;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儿童输液椅 旋钮螺钉 操作台 安全防护措施 可拆卸方式 侧板组件 底架组件 工作效率 有效约束 可折叠 扎针 背板 托板 尾座 坐板 输液 护理 储存 灵活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输液椅,包括底架组件、坐板、背板、侧板组件、托板、第一旋钮螺钉、尾座和第二旋钮螺钉;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在操作台面上,能妥善定位住儿童,有效约束儿童在扎针时表现出来的逃脱和吵闹,安全防护措施到位,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只要有一名成人陪同,就能完成打针或输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使用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具备可折叠功能,便于储存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输液椅。
背景技术
由于年龄小的儿童好动且害怕打针,不配合护理工作,一旦需要打针或输液时,就必须由多名大人一起按压住儿童,才能顺利开展护理工作,若患儿输液时陪同人员较少,无法妥善地将患儿定位,就无法快速对患儿进行打针,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重复穿刺并有可能伤及旁人,给儿童和家长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缺乏安全防护措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使用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具备可折叠功能,便于储存和移动的儿童输液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输液椅,包括底架组件、坐板、背板、侧板组件、托板、第一旋钮螺钉、尾座和第二旋钮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的上平面后侧设置有背板,所述坐板的上平面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侧板组件;两个所述侧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托板,所述背板的后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腰型孔,所述托板的两侧均穿插螺接有一个第一旋钮螺钉,所述尾座的下端固定在坐板的上平面后侧,所述背板的下侧开设有第三矩形缺口,所述尾座的上端插入在第三矩形缺口中,所述第三矩形缺口的两侧内壁均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在尾座的两端外侧,所述尾座的后侧向外形成有倾斜向上分布的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的下侧穿插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旋钮螺钉;两个所述第二旋钮螺钉的螺纹端向上顶紧在背板的后侧平面上;所述坐板的前侧开设有第二凹型缺口;所述底架组件包括底框、第一凹字梁、升降组件、后夹板、盖板、前夹板、螺纹柱和第一旋钮螺母;所述底框的前侧向后形成有第一凹型缺口,所述底框的后侧侧面上固定有后夹板,所述底框的前侧侧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盖板,两个所述盖板分别位于第一凹型缺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盖板的下侧均设置有一个前夹板,两个所述前夹板的上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螺纹柱,两个所述螺纹柱上均套设螺接有一个第一旋钮螺母;所述底框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侧向分布的第一凹字梁,两个所述第一凹字梁上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升降组件。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上平面上开设有长槽;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向上穿过长槽,所述第一旋钮螺母贴合在盖板的上平面上,从而将所述前夹板连接在盖板的下方并能沿长槽来回移动;所述后夹板的后侧向下形成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侧向前形成有第一底板;所述前夹板的前侧向下形成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下侧向后形成有第二底板。
优选地,所述底框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凹字梁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位置和宽度与第一滑槽的位置和宽度均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螺栓、螺母、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二旋钮螺母、第二凹字梁、第二滑块、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所述第一滑块插入连接在第一滑槽中并能沿第一滑槽来回移动,所述第三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滑槽和第一滑块并拧入到第二旋钮螺母中,所述第二旋钮螺母的内端贴合在底框的外侧侧面上;所述第五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并拧入到坐板的下方一侧内壁后端;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二连杆的一端并拧入到底框的一侧内壁后端;所述第四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并拧入到第二滑块中;所述第二滑块插入连接在第二凹字梁的内部并能沿第二凹字梁来回移动,所述第二凹字梁横向并侧向固定在坐板的下方一侧内壁前端,从而将所述底框与坐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从外向内穿过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的交叉位置处并拧入到螺母中,从而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0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