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耦隔离光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0791.8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富;廖恩旺;刘江永;赖健;翟永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邦达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56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导通 集电极电压 光控电路 光耦隔离 截止状态 低电压 集电极 直流电 截止 本实用新型 发光二极管 光电耦合器 时光敏元件 二极管 点亮状态 光敏元件 光线照射 基极电压 控制芯片 快速饱和 高电位 高电压 控制脚 | ||
1.一种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包括LED电源控制芯片(5)、光电转换单元(9)和LED模组(10),所述LED电源控制芯片(5)控制LED模组(10)的亮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9)包括光敏器件PT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光电耦合器U1和二极管D1,所述光敏器件PT1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经二极管D1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内部包括发光二极管D2和光敏三极管Q3,所述发光二极管D2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负极接地,所述光敏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LED电源控制芯片(5)的VCC引脚或控制脚,发射极连接LED电源控制芯片(5)的GND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组(10)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电阻并联发光二极管以消除发光二极管的静电和感应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提供单元和电压调控单元,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分别连接光电转换单元(9)、LED电源控制芯片(5)和电压调控单元,所述电压调控单元连接LED模组(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EMI电路(2)、第一整流电路(3)和第一滤波电路(4),所述第一整流电路(3)连接光电转换单元(9),所述第一滤波电路(4)分别连接LED电源控制芯片(5)和电压调控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浪涌保护电路(1),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分别连接光耦隔离光控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和EMI电路(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功率转换电路(6)、第二整流电路(7)和第二滤波电路(8),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和LED电源控制芯片(5)分别连接功率转换电路(6),所述第二滤波电路(8)连接LED模组(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是光敏元件PT1,所述光敏元件PT1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正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隔离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ZD1和电容C1,所述稳压二极管ZD1正极接地,负极经电阻R2连接第一整流电路(3),所述电容C1并联稳压二极管Z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邦达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邦达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07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车灯单灯的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发光的通信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