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母竹挖掘铲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1513.4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平;郭起荣;曹福亮;于钊妍;赵琳莹;米月颖;蔡金峰;郁万文;杨晓明;汪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6 | 分类号: | A01G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竹 铲刀头 锯齿 挖掘铲 枝条 刀柄 竹鞭 挡板 孔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端部间隔 挖掘装置 竹类植物 边缘处 圈挡板 柔软层 挖掘 铲刀 内壁 折弯 容纳 伸出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母竹挖掘铲,涉及母竹挖掘技术领域,该母竹挖掘铲包括铲刀头和铲刀柄;所述铲刀头与所述铲刀柄连接并用于挖掘母竹;所述铲刀头边缘处设置有一圈挡板,所述铲刀柄安装于挡板上,所述挡板和铲刀头上设置有多个使得竹鞭和枝条能够伸出的孔状结构;所述铲刀头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锯齿,相邻两个所述锯齿之间用于容纳竹鞭和枝条;所述孔状结构的内壁以及所述锯齿上均设置有防止所述竹鞭和枝条折弯的柔软层,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挖掘装置过大不便于携带且不适用于竹类植物特性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竹挖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竹挖掘铲。
背景技术
然而针对母竹而言,其与其他树种移植要求的区别,不需要剪枝条,树体及根系密度大,竹鞭有长度要求和质量要求,保护需求,竹鞭的生长特性,如果受损,母竹可能死亡或者长成独竹,无法繁衍,将造林失败的风险大大提高,急迫需要设计挖掘装置,达到保护要求的改进方案。
目前,挖掘母竹的方法主要为靠人工手持铁锤敲击铁铲挖掘和利用竹兜挖掘机挖掘。人工手持铁锤敲击铁铲挖掘母竹十分费力,存在安全隐患,工作效率较低;由于母竹挖掘为野外工作,利用母竹挖掘机挖掘时动力问题不易解决,并且母竹挖掘机自重较大,工作时摆动幅度大,不易把持,操作时易损害母竹的枝条和根系。
现有的母竹挖掘装置没有便携的、轻巧的,便于野外操作的,并且不适用于母竹,由于竹类的生理生长特点的特殊性,没有合适的挖掘装置,导致现在的母竹移栽无法高效工业化操作,浪费人力和物力。
鉴于此,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并且能够针对竹类特性的母竹挖掘铲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竹挖掘铲,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没有便携轻巧的,便于野外操作的并适用于竹类的挖掘装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母竹挖掘铲,包括铲刀头和铲刀柄;
所述铲刀头与所述铲刀柄连接并用于挖掘母竹;
所述铲刀头边缘处设置有一圈挡板,所述铲刀柄安装于挡板上,所述挡板和铲刀头上设置有多个使得竹鞭和枝条能够伸出的孔状结构;
所述铲刀头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锯齿,相邻两个所述锯齿之间用于容纳竹鞭和枝条;
所述孔状结构的内壁以及所述锯齿上均设置有防止所述竹鞭和枝条折弯的柔软层。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敲击棒;
所述敲击棒的长度大于所述铲刀柄的长度且所述铲刀柄为中空状;
所述敲击棒能够插入到所述铲刀柄中并能够沿所述铲刀柄内部滑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敲击棒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卡块组件,相应的,所述铲刀柄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卡块组件配合设置的卡孔;
所述敲击棒能够沿铲刀柄内部滑动且所述卡块组件能够卡接于相应的卡孔内以固定敲击棒的位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敲击棒至少两侧设置有带弹性的卡块组件,相应的,所述铲刀柄至少两侧设置有卡孔,以使敲击棒稳定固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敲击棒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所述敲击棒在铲刀柄内部滑动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1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果树移栽用根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锯片挖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