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5128.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先志;胡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B61B1/00;E01B25/24;E01B2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 主轨道 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轨道车 轨道 停靠站 上行 影响地面交通 侧面设置 轨道车辆 日常出行 施工周期 通行效率 变道 架空 乘客 建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包括架空的主轨道和用于停靠车的辅轨道,以及运行在轨道上的轨道车,轨道车有两个行走机构,在主轨道上行走时,通过一侧行走机构行走,在辅轨道上行走时通过另一侧行走机构,在并道时通过双侧行走机构行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样在建造的过程中,无需破坏道路,不影响地面交通的日常出行,而且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而且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在主轨道的侧面设置了用于停靠的辅轨道,这样当轨道车辆在上下乘客的时候,后面的车辆无需变道,这样可以增加通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
背景技术
目前最为常见的轨道交通主要为高铁,地铁等,这些轨道交通在建造的过程中,轨道的占地面积大,需要破坏路面,这样不仅增加了工程量,而且建造的过程中还会影响路面交通。在轨道车辆进站等待乘客上车时,后面的轨道车辆需要减速或改换别的车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破坏路面的情况下,可以使车辆正常通行的,而不会造成拥堵的停靠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包括架空的主轨道和用于引导车辆停靠的辅轨道,以及运行在轨道上的轨道车,轨道车有两个行走机构,在主轨道上行走时,通过一侧行走机构行走,在辅轨道上行走时通过另一侧行走机构,在并道时通过双侧行走机构行走,所述辅轨道的起始端设有与主轨道平行的分轨轨道,辅轨道的终点端设有与主轨道平行的并轨轨道,所述分轨轨道与并轨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停靠站的停靠轨道,在停靠轨道段设有用于上下行人的站台。辅轨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用于降低车辆高度改变车辆运行方向,是将主轨道上需要停靠的车辆导向站台的位置进行停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减速和降低垂直高度的第一过渡轨道,并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加速和将小车上升的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的结构与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侧面。这样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侧面进行上下车辆,同时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下面。这样不仅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下面进行上下车辆,同时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而且还减少了站台的占地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侧下方。这样也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下面进行上下车辆,在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还降低了站台的高度,提高了安全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轨道架空设置,这样在建造的过程中,无需破坏道路,不影响地面交通的日常出行,而且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而且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在主轨道的侧面设置了用于停靠的辅轨道,这样当轨道车辆在上下乘客的时候,后面的车辆无需变道,这样可以增加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辅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侧下方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辅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下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轨道车并轨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轨道车在主轨道行走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轨道车在辅轨道上行走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多条主轨道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A-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5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