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两用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9598.0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严文萍;张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 瓶盖 气液两用 体内 三通阀 引流瓶 闭环 医护 辅助医疗器械 避免污染 废气处理 废气颗粒 废液处理 净化滤芯 临床医疗 排污装置 腔镜手术 实时监测 手术环境 微控制器 出液端 进液端 瓶体 伸入 吸附 废气 排放 贯穿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气液两用引流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贯穿瓶盖后伸入瓶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出液端位于瓶体内底部,引流管的进液端设置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瓶体内上部固定净化滤芯。本技术方案中,将废气处理与废液处理“合二为一”,节省了废气排污装置的空间,微控制器所形成的闭环实时监测,无需医护人员分神照看,解放了劳动力,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可将腔镜手术产生的废气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后排放,避免污染手术环境,效果明显,为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并且造价低廉,易于批量生产,可在临床医疗中进行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气液两用引流瓶。
背景技术
在进行腔镜手术过程中,人体组织在微创手术刀的高温切除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水雾,在患者体内的烟雾不仅会干扰外科医生的视线,影响手术进行,并且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需要及时将废气通过腔镜鞘管从人体排出。切除产生的烟气沿腔镜鞘管直接释放也会对手术室内的手术工作人员构成一定的危害,产生大量的室内PM2.5及其他有害物质,手术工作人员吸入后容易导致恶心、头痛等一系列不适,进而影响到手术质量和安全,长期吸入有害烟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手术室内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有些医院通过活性炭等固体吸附剂自制简易装置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这类吸附处理方式的废气排放缓慢,并且吸附部位堵塞后,效果很不理想。市场上也有专业的排污装置,但这类废气治理装置存在排污不完全,对手术室空气或室外大气造成污染,或设置在手术室中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气液两用引流瓶,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气液两用引流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贯穿瓶盖后伸入瓶体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出液端位于瓶体内底部,引流管的进液端设置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瓶体内上部固定净化滤芯。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控制器,所述瓶体内壁设置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瓶盖上设置出气孔,出气孔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滤芯下方的瓶体内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瓶体底部设置出液孔,出液孔上设置第二电磁阀,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滤芯包括分别与瓶体内壁固定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均设置有透气孔,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置催化网、湿棉和过滤球。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连通有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网为光触媒催化网。
进一步的,所述湿棉浸有过滤药液。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球为负离子陶瓷矿物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中,将废气处理与废液处理“合二为一”,节省了废气排污装置的空间,微控制器所形成的闭环实时监测,无需医护人员分神照看,解放了劳动力,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可将腔镜手术产生的废气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后排放,避免污染手术环境,效果明显,为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并且造价低廉,易于批量生产,可在临床医疗中进行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净化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未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9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