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重螺旋渐进式生物质高效节能热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0116.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贵英;曹红亮;王湖坤;葛绪广;吴超;汪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00;C10B5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5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炉 内筒 连通 空气冷却器 进料口 螺旋渐进式 水冷却系统 高效节能 热解系统 分料箱 热解气 生物质 次热 炉体 热量利用效率 热解气出口 热烟气进口 锥形分料器 内腔连通 热量传递 生物质炭 梯级利用 物料出口 物料进口 烟气出口 出料口 外筒 出口 | ||
一种自重螺旋渐进式生物质高效节能热解系统,包括热解炉、分料箱(23)、空气冷却器和水冷却系统,分料箱(23)出口与热解炉进料口连通,热解炉底部生物质炭出料口与空气冷却器上部物料进口连通,空气冷却器下部的物料出口与水冷却系统的进料口连通;热解炉的炉体(1)内中部设置有内筒(2)和外筒(3),内筒(2)顶部对应炉体(1)的进料口设置有锥形分料器(4),内筒(2)中设置有热解气二次热解管(5),热解气二次热解管(5)出口与热解气出口(6)连通,烟气出口(7)和热烟气进口(8)均与内筒(2)内腔连通。热量传递相互作用,热量利用效率高,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解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重螺旋渐进式生物质高效节能热解系统,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的有机物质。其分布广泛、可利用量大、并且是唯一可再生的含有碳氢组分和热能的、可储存的自然燃料。
生物质热解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转化技术,能够制取生物天然气、生物油、生物炭等不同的燃料或化学、材料用品,是世界范围内的重点研究方向。目前,通常采用外热解装置换热工艺,因物料在热解炉中停留时间短、物料和炉体换热面积不大,导致热解不充分、反应时间较长、气体成分复杂、燃气热值不高、液态和固态产物品质较低;因此其生产效率低,装置多而复杂,投入、运行、维护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生物质热解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外热解装置换热工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装置多而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自重螺旋渐进式生物质高效节能热解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重螺旋渐进式生物质高效节能热解系统,包括热解炉、分料箱、空气冷却器和水冷却系统,所述的分料箱进口为生物质原料进口,分料箱出口与热解炉进料口连通,且所述的分料箱出口与热解炉进料口之间设置有二级卸料阀门,热解炉底部生物质炭出料口与空气冷却器上部物料进口连通,空气冷却器下部的物料出口与水冷却系统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的热解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炉体内中部设置有内筒和外筒,所述的内筒筒体套置在外筒中,内筒顶部对应炉体的进料口设置有锥形分料器,内筒中设置有热解气二次热解管,所述内筒的内腔与热解气二次热解管的内腔不连通,所述的热解气二次热解管顶部为出口,热解气二次热解管底部为进口,所述的炉体上部设置有热解气出口和烟气出口,炉体下部设置有热烟气进口,热解气二次热解管出口与热解气出口连通,烟气出口和热烟气进口均与内筒内腔连通。
所述的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多组由多层烟气导向板下交错形成的螺旋结构,所述的烟气导向板为两端开口的空心板,烟气导向板一端开口与内筒内腔联通,烟气导向板另一端开口与炉体和外筒之间的腔体连通,炉体和外筒之间每隔两层烟气导向板设置有外导向隔板,内筒和外筒之间每隔两层烟气导向板设置有内导向隔板,且外导向隔板和内导向隔板之间交错设置,所述的烟气出口与内筒内腔之间通过最上层烟气导向板连通,所述的热烟气进口与内筒内腔之间通过最底层烟气导向板连通。
同组上下相邻烟气导向板之间夹角为10度。
对应热解气二次热解管顶部出口在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燃气导向板,所述的燃气导向板为两端开口的空心板,燃气导向板一端开口与解气二次热解管内腔联通,燃气导向板另一端开口与炉体和外筒之间的腔体连通。
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的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所述的内箱体中设置有封闭的筒体,所述的内箱体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多层空气冷却导流板,所述的空气冷却导流板为两端开口的空心板,空气冷却导流板一端开口与筒体内腔联通,空气冷却导流板另一端开口与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腔体连通,所述的外箱体底部设置有与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腔体连通的冷空气自然吸入口,外箱体上部设置有与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腔体连通的加热空气出口,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腔体中对应相邻空气冷却导流板设置有隔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未经湖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0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焦油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橡胶裂解系统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