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0333.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牛传勇;倪俊平;王国庆;陆焱伟;陈园;周宏伟;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9/06;F16N25/00;F16N7/32;B29C45/83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注塑 循环 润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包括润滑油箱(20)、供油泵(9)、锁模润滑结构、拉杆润滑结构、调模润滑结构和润滑管线(3),所述供油泵(9)从润滑油箱(20)中抽取润滑油,并通过润滑管线(3)输送至所述锁模润滑结构、拉杆润滑结构、调模润滑结构,并通过回油管(7)回到所述润滑油箱(20),回流后的润滑油在所述润滑油箱(20)中过滤后继续被供油泵(9)抽取进入循环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定量和循环回收的方式对注塑机进行润滑,并改造了相关部件,在部件中设置了润滑结构,大幅减少了润滑油的使用量,节约了润滑油的成本;采用封闭的润滑方式,也降低了润滑油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基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注塑机所采用的润滑系统,一般将润滑油从润滑泵打到各润滑部位后,直接从润滑部位溢出排放到接油盘,一次性使用。
现有技术中,润滑油使用量大,本身润滑油作为一种持续耗散的方式在进行。同时机器停机后,润滑油会出现回流以及溢出的问题,重新开机后润滑到位的时间需要很长,影响整体的机器运行,如未等润滑到位后提前开机,会加剧机器本身的磨损,降低机器寿命。对于老设备,由于润滑部位出现磨损,润滑油溢出量加大,为了保持润滑效果必须加大润滑油的使用量。
再者,对机身及环境的污染较大,大量使用润滑油又没有有效的回收措施,势必会导致污染,有时甚至会污染到制品。机绞处润滑从销轴处泄漏出来会污染整个机绞,影响外观,特别是油液泄漏与原料粉尘结合,混入杂质后会影响机绞寿命。近年来,现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用户反馈现有的润滑系统导致的污染,已经很难满足环保的要求,因此用户对润滑也提出了新的更严格要求。
此外,整个塑料制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的用户觉得润滑油使用量已经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润滑的润滑系统在成本控制上也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采用循环润滑的基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减少了润滑油的损耗及降低了润滑油的污染,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包括润滑油箱、供油泵、锁模润滑结构、拉杆润滑结构、调模润滑结构和润滑管线,所述供油泵从润滑油箱中抽取润滑油,并通过润滑管线输送至所述锁模润滑结构、拉杆润滑结构、调模润滑结构,并通过回油管路回到所述润滑油箱,回流后的润滑油在所述润滑油箱中过滤后继续被供油泵抽取进入循环润滑系统;
所述拉杆润滑结构设置于移动模板和拉杆上,所述移动模板套设于拉杆上,所述拉杆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模板上的第一侧润滑孔、第二上润滑孔和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润滑孔、第二上润滑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油槽位于所述移动模板之拉杆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模板之拉杆孔的两端内设置密封圈,用于对移动模板和拉杆之间的润滑油进行密封。
作为改进,所述调模润滑结构包括设置于调模齿轮和拉杆螺纹之间的调模润滑通道,所述调模齿轮旋合于拉杆上,并设置于后模板上,在调模齿轮、后模板和拉杆之间设置有前润滑储油腔,在所述调模齿轮、后模板之间设置前密封环,所述调模齿轮的后端通过固定环安装于所述后模板上,在位于调模齿轮后端的拉杆上套设有后密封环,在后密封环、拉杆和调模齿轮之间形成有后润滑储油腔;所述调模润滑通道包括设置在调模齿轮上的第二侧润滑孔、第三上润滑孔和第三导油槽,所述第三导油槽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润滑孔、第三上润滑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导油槽连通前润滑储油腔和后润滑储油腔,所述第三导油槽位于所述调模齿轮之拉杆孔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0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塑机的循环润滑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云平台管控的物联网智能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