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0438.8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蓝孝晶;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钜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B02C19/22;B02C23/16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董尚风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船体 漂浮物 无人船 回收装置 回收机构 倾倒机构 破碎杆 水中 取出 本实用新型 电机带动 可旋转的 内部安装 破碎机构 螺纹管 滚轮 排出 破碎 堵塞 回收 扩散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包括碳纤维船体,所述碳纤维船体的左侧安装有回收机构,碳纤维船体的左侧安装有倾倒机构,且倾倒机构位于回收机构的右侧,碳纤维船体的内部安装有破碎机构。该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达到了使第一电机带动破碎杆进行旋转的效果,具备了通过破碎杆对漂浮物进行破碎的功能,防止了较大的漂浮物对第一螺纹管造成堵塞的情况发生,具有便于取出漂浮物的优点,达到了使滚轮可旋转的效果,具备了使整体可在岸上进行移动的功能,防止了漂浮物在水中取出时,再次扩散在水中的情况发生,能够使漂浮物在岸上进行排出,具有回收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在对河水进行漂浮物打捞时需要用到无人船。
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是用于对河水等河流进行漂浮物打捞回收的装置,在进行打捞回收时,打捞后的漂浮物有时会由于水的浮力滑出回收装置外,回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它具有回收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对漂浮物回收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船用碳纤维船体回收装置,包括碳纤维船体,所述碳纤维船体的左侧安装有回收机构,所述碳纤维船体的左侧安装有倾倒机构,且倾倒机构位于回收机构的右侧,所述碳纤维船体的内部安装有破碎机构,所述碳纤维船体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碳纤维船体的右侧安装有推进机构。
所述倾倒机构包括固定臂、第一密封轴承、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一空腔,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收集斗、空槽、流水口、固定块、第二空腔、第三锥齿轮、第二轴承、第二转轴、第四锥齿轮、第二密封轴承、第二正反转电机和第一防水箱。
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凹槽、破碎杆、第一螺纹管、第三密封轴承、第三空腔、第一电机、第二螺纹管和过滤网,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滚轮、支撑块、滚轴、第一轴承、第二凹槽、第三转轴和第三轴承,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第二防水箱、螺旋桨、第四密封轴承、第二电机和第四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船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密封轴承并延伸至碳纤维船体的外部,且每个第一密封轴承的内圈均与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输出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以及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使第一转轴带动固定臂旋转摆臂,从而调节固定臂的角度,使回收更加便捷,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效果,保证了调节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钜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钜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0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