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2384.9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导纤维 显示装置 发光源 开口 本实用新型 背光模组 显示面板 一端设置 出射 液晶显示技术 光线垂直 信息安全 用户信息 中间区域 光模组 功耗 射出 窃取 汇聚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每根第一光导纤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发光源,每根第二光导纤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发光源,第一光导纤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第二光导纤维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减少了发光源的数量,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功耗。通过从第一开口出射的光线垂直射出显示面板,从第二开口出射的光线朝向显示面板,且向背光模组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汇聚,实现显示装置的中间区域显示,能够防止其他人从侧面对用户信息的窃取,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体积需求日趋轻薄,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虽然有其优点,然而其体积大,并且耗电多,因此,液晶背光模组已渐渐成为主流。其中,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操作电压低、无辐射线、重量轻及体积小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背光模组根据光源的设置方式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常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是将多个LED灯铺满在背板之上,由于LED灯数量过多,导致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功耗较大,不节能。此外,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只能够实现全屏的显示,其他人从显示装置的正面和侧面均能看到所显示的画面,不能防止其他人对用户信息的恶意窃取,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既能够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又能够防止其他人从侧面对用户信息的窃取,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根第一光导纤维和多根第二光导纤维,所述第一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光导纤维均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光导纤维沿所述背光模组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每根所述第一光导纤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发光源,每根所述第二光导纤维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发光源,所述第一光导纤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光导纤维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光导纤维的上方;从所述第一开口出射的光线垂直射出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第二开口出射的光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且向所述背光模组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汇聚。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121)的朝向可调。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一光导纤维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间距随与所述第一发光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第二光导纤维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距随与所述第二发光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导纤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或
所述第二光导纤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发光源。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固定组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光导纤维和所述第二光导纤维分别固定在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块和卡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纤维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固定块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块和卡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导纤维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固定块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卡槽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2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屏的指纹识别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