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续测量碳材料二氧化碳反应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3549.4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5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方炯;陈洪;刘诚学;曹功武;冯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N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李彪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装置 炉盖 机械手 加热炉 支撑架 二氧化碳反应性 连续测量 样品托盘 碳材料 保温 本实用新型 逻辑控制 自由升降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测量碳材料二氧化碳反应性的装置,其包括:支撑架(9)、提升子装置(2)、炉盖(3)、样品托盘挂钩(7)、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1)、若干储料子装置(6)、保温子装置(4)和加热炉(8);逻辑控制子装置(1)置于支撑架(9)的一侧,提升子装置(2)固定在支撑架(9)的顶部,炉盖(3)固定在提升子装置(2)上,提升子装置(2)带动炉盖(3)自由升降;样品托盘挂钩(7)固定在炉盖(3)的下方,炉盖(3)的下方布置加热炉(8);炉盖(3)与加热炉(8)之间设置有若干储料子装置(6)、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1)和保温子装置(4)。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电极的二氧化碳反应性测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测量碳材料二氧化碳反应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碳材料运行制造领域中,如碳电极运行制造领域,碳材料作为原料或者耗材,碳电极的残极率、脱落率、反应损失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电解过程的质量及效率。因此,对于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的指标检测属于日常必检项目。
碳材料运行的行业中,对于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反应性测量,二氧化碳反应性测量装置的测量均为间断作业,即一次测量结束后,且需要作业人员现场配合,在加热炉的上方放入新的待检样品,再次启动测量,且每次测量过程耗时很长,需要人员定时查看,耗费人工,效率较低,且工作环境都是高温环境,安全风险高。
目前,为提高分析效率,有的企业不得不采用多台二氧化碳反应性测量仪同时检测,增加了设备投入,造成了需要多台间断测定的设备提高效率,需要作业人员现场更换样品和读数。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将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随着工业4.0建设热潮的到来,完成基本的基础功能,如测定数据,更需要高精度和信息化。因此,高效快速、科学稳定、精密精确的测定装置是迫切需要的,是当前精密设备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测量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的装置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连续测量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的装置,解决行业内传统的碳材料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装置的不足:需要多台间断的二氧化碳反应性测量仪提高效率,需要作业人员现场更换待检样品和定时查看,高温风险,最终实现样品的可连续性的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测量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的装置,能够实现可连续测量;该装置包括:支撑架9、提升子装置2、炉盖3、样品托盘挂钩7、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1、若干储料子装置6、保温子装置4和加热炉8;
提升子装置2安装在支撑架9的顶部,且能够穿过支撑架9的顶部上升或下降;炉盖3安装在提升子装置2上,提升子装置2带动炉盖3自由升降;样品托盘挂钩7固定在炉盖3的下方,炉盖3的下方布置加热炉8;炉盖3与加热炉8之间设置有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1、保温子装置4和若干储料子装置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第一机械手5第一机械手5将放有待检样品碳材料的储料子装置6移至加热炉8的上方,再将其固定在样品托盘挂钩7上,随着提升子装置2自由升降,储料子装置6上装有待检样品;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1、储料子装置6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二机械手1上固定保温子装置4;第二机械手1带动检测完的储料子装置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保温子装置4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第一机械手5和第二机械手1均为至少一个,且第一机械手5和第二机械手1一一对应;其中,第一机械手5将待检样品水平移至加热炉8的上方,再将其固定在样品托盘7上,再通过提升子装置2带动储料子装置6下降,直至送入加热炉8内,按照行标规范的反应条件进行反应,测量出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第二机械手1将装有反应完成后的待检样品的储料子装置6水平移至保温子装置4中,对其进行缓慢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3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