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基于人员身份识别的监测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4000.7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阳;靖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报警系统 步态识别 煤矿井下 人员身份识别 监控终端 煤矿井下巷道 人体步态图像 人员身份信息 视频采集设备 现场实时视频 本实用新型 摄像机装置 视频分路器 报警信号 工作特点 监测结果 井下作业 历史视频 设备采集 实时报警 视频数据 生产管理 步态 摄像机 镶嵌 发送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矿井下基于人员身份识别的监测报警系统。在煤矿井下巷道墙面上镶嵌摄像机装置,摄像机通过视频分路器连接步态识别设备和视频采集设备,步态识别设备采集处理现场步态视频数据,根据识别监测结果向监控终端发送报警信号,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终端查看现场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并做出相应处理;本监测报警系统充分考虑了煤矿井下步态识别设备工作特点,实施简单,通过对人体步态图像进行识别监测,可第一时间准确地识别出井下作业人员身份信息并实时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基于人员身份识别的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也是我国战略性发展能源之一,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长期不变。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提升,与之而来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也逐渐增多,因此煤矿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作为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一,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用来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管理、查询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等功能。
其中,矿井下人员身份识别是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的关键环节。步态识别,在远距离、低视频质量情况下的识别潜力,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步态识别旨在根据人的体型特征和走路姿态进行身份识别,具有远距离、非受控,难以伪装、受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在矿井下的恶劣环境中仍可识别感知。
步态,顾名思义,就是人走路的姿态。早期的医学研究证明,步态是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拥有韵律,并且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当前,大量的安全监控摄像头被安装在银行、商场、地铁站、机场和校园等公共场所,在采集到的监控视频数据中,步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生物特征。与其它生物特征相比,步态具有可远距离获取、非接触性和非侵犯性、难于伪装模仿或隐藏、不需要额外配合及接触识别设备、对图像分辨率要求低等优点。在一定的距离下,当其它的生物特征由于分辨率过低或者被隐藏的时候,步态却能够发挥作用。依据步态这种行为性的生物特征,可以对行人进行身份识别。
目前,步态识别还未能在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中应用,处于独立研究阶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基于人员身份识别的监测报警系统,所述监测报警系统设置有步态识别设备,通过步态特征识别井下人员的身份,解决目前煤矿井下身份识别系统对人员身份识别的准确率低的问题。
所述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安装于井下的摄像机装置、视频分路器、视频采集设备和步态识别设备,以及安装于井上的监控终端和报警器;
所述摄像机装置安装于巷道墙面上,摄像机装置的视频输出口通过视频分路器连接步态识别设备和视频采集设备,摄像机装置用于采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步态模拟视频数据,并发送给步态识别设备和视频采集设备;
所述步态识别设备与监控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步态模拟视频数据识别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份,并将身份识别信息传输至井上的监控终端;
所述视频采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监控终端,用于将实时步态视频数据传输至井上的监控终端;
所述监控终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报警器,所述监控终端用于实时监测井下作业人员的步态视频以及身份识别信息,并当监测到的身份识别信息与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不匹配时,控制报警器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报警系统在巷道墙面水平方向均匀安装多部摄像机装置,所述摄像机装置镶嵌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墙面上距离地面1米处的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装置包括摄像机、光源和矿用防爆外壳,所述摄像机和光源设置于矿用防爆外壳内,所述矿用防爆外壳设置有高透视窗,所述摄像机对准高透视窗。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报警系统包括设置于井上的光源控制器,所述光源控制器控制连接光源,用于调节井下光源,以获取高质量步态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4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头滑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监测用移动式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