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5057.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斌;高翔宇;赵文涛;杜汪洋;李瑞;周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焊 侧模 汇流排 调温 成型单元 模具 负极凹道 加热模组 加热总成 冷却总成 模具总成 正极凹道 分区 流道 铅液 过桥凹道 技术效果 交错设置 铅蓄电池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正负极耳 隔热体 通流口 正负极 可控 浇筑 连通 | ||
1.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包括模具总成、加热总成和冷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总成包括中模(1)和可拆固接于所述中模(1)两侧的两个侧模(2),所述中模(1)上存在有上下贯通的入铅孔(11)和在所述中模(1)上表面横向延伸的铅液流道(12),所述侧模(2)表面依次分布有若干组用于浇筑汇流排的成型单元(21),所述成型单元(21)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正极凹道(211)和负极凹道(212),所述正极凹道(211)和负极凹道(212)间通过过桥凹道(213)连通,所述铅液流道(12)和所述成型单元(21)间具有通流口(121);所述中模(1)与所述侧模(2)的连接处存在有隔热体(3);所述加热总成包括位于所述中模(1)的第一加热模组(41)和位于所述侧模(2)的第二加热模组(42);所述冷却总成安装于所述侧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1)两侧面具有向内凹入的隔热腔(14),所述隔热体(3)填充于所述隔热腔(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模组(41)包括至少一根沿所述中模(1)长边方向上穿设的第一供热器(4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模组(42)包括穿设于所述中模(1)的若干个可独立调温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分布于所述成型单元(21)的周围,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复数个第二供热器(4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模组(42)还包括沿成型单元(21)布置方向穿设于所述侧模(2)底部的第三供热器(433)。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总成还包括一个远程接入连接所述模具总成的控温器和与各个所述第一加热模组(41)和第二加热模组(42)一同穿设于所述模具总成的测温器(44),所述第一加热模组(41)、第二加热模组(42)和测温器(44)均接入所述控温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总成包括设于所述成型单元(21)下方的可分别独立调节流量的第一冷却模组(51)和第二冷却模组(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组(51)包括穿设于所述正极凹道(211)和负极凹道(212)下方的第一供液流道(51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模组(52)包括围绕所述过桥凹道(213)的冷却腔(54)和连接所述冷却腔(54)的第二供液流道(5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凹道(213)处还具有由所述侧模(2)侧面向内延伸的过桥插板腔(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50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