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跌水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7948.8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静;吴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跌水 检查井 主井 混凝土垫层 本实用新型 预制混凝土 连通管路 实际需求 我国标准 铸铁井盖 出水管 进水管 耐冲层 圆筒状 卵石 井上 井体 山体 连通 水井 室外 填补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跌水检查井,包括主井和附井,所述主井和附井的井体采用预制混凝土制作,呈圆筒状,所述主井和附井间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跌水检查井设置铸铁井盖及支座,所述附井和主井上分别设置跌水井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垫层,且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设置一层卵石耐冲层。这种非传统室外跌水检查井的设计,解决了超大深度跌水对结构井底的冲击,满足了山体等项目的实际需求,有效填补了我国标准在该类场所使用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跌水检查井,尤其用于由于地势高差大,石头山体施工难度大的山体项目。
背景技术
在排水管道中由于管道落差较大,按正常管道坡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采取做一个内部管道有落差的检查井来满足设计方案,因为在井内水流产生跌落故此这样的井称为跌水井。同普通检查井相比,跌水井需消除跌水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大小决定于水流的流量和跌落的高度。跌水井的构造有不同的设计,决定于消能的措施,其井底构造一般都比普通检查井坚固。设置原则参见参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管道跌水水头为1.0—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一般跌水水头不大于6米。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跌水井的进水管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300—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不宜大于4m。跌水方式一般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槽。管径大于600mm 时,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按水力计算确定。跌水井大致分为4 种类型:砖砌、模块砌、现浇砼以及钢制。其中前三种为现场成型,后一种为厂家做好,现场安装。做法参见图集06MS201。
我国已有室外跌水检查井的国家标准图集《排水检查井》02S515(参见附图1),也有地方标准图集如华北标BS系列图集《排水工程》11BS4等,室外跌水检查井深度的要求为:国家标准图集《排水检查井》02S515中跌水检查井的最大跌差≤6m,华北标BS系列图集《排水工程》11BS4中跌水检查井的最大跌差<D+4m。
而在山体项目中,由于地势高差大,石头山体施工难度大,往往在设计中室外跌水检查井的跌差大,跌差高度远远超过6m。现有国家和地方标准图都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山体项目中由于地势高差大,石头山体施工难度大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跌水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跌水检查井,包括主井和附井,所述主井和附井的井体采用预制混凝土制作,呈圆筒状,所述主井和附井间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跌水检查井设置铸铁井盖及支座,所述附井和主井上分别设置跌水井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混凝土垫层,且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设置一层卵石耐冲层。
优选的,所述卵石耐冲层为200mm粒径,所述混凝土垫层为C35。
优选的,所述跌水检查井的所述主井和所述附井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壁和盖板,以满足山体项目安全可靠的要求。
优选的,跌水检查井的池壁配筋采用锚固和搭接的钢筋,具有钢筋保护层,并采用梅花双向拉筋作为配筋,所述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优选的,跌水检查井还包括跌落管,管地下方超挖部分用级配砂石或素混凝土填实。
优选的,还包括座浆层,所述座浆层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度为20mm。
优选的,还包括流槽,采用水泥砂浆砌砖抹面形成,厚度为 20mm。
这种非传统室外跌水检查井的设计,解决了超大深度跌水对结构井底的冲击,满足了山体等项目的实际需求,有效填补了我国标准在该类场所使用的空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7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市政园林用排水管
- 下一篇:集发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