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屋顶光伏支架及其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8179.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贺广零;王潇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4 | 分类号: | H02S20/24;H02S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三角连接件 光伏支架 后立柱 连接件 平屋顶 前立柱 前支座 支架 光伏发电 技术支持 连接支架 连接支柱 施工效率 项目建设 正交设置 支架水平 屋顶 垂直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屋顶光伏支架及其阵列,包含前立柱、后立柱、支架;其中:前立柱正交设置有一第一U型螺栓,后立柱设置有垂直于第一U型螺栓的第二U型螺栓;第一U型螺栓设有前支座连接件,前支座连接件通过三角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第二U型螺栓上连接支柱,支柱通过三角连接件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被支起的支架水平倾角为5°。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为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平屋顶光伏支架及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的全面推进,可建设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从而地面光伏电站日趋减少,而屋顶光伏电站逐渐兴起。然而,屋顶光伏电站设计技术,尤其是设计技术,还很不成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平屋顶光伏支架及其阵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平屋顶光伏支架,包含一前立柱、一后立柱、一支架;其中:所述前立柱正交设置有一第一U型螺栓,所述后立柱设置有垂直于第一U型螺栓的第二U型螺栓。
其中所述第一U型螺栓垂直或平行于所述前立柱中心点与所述后立柱中心点连线。
两个U型螺栓相互垂直,以保证横、纵两个方向的刚度均较高,避免支架失稳。
所述第一U型螺栓设有一前支座连接件,所述前支座连接件通过一三角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二U型螺栓上连接一支柱,所述支柱通过三角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被支起的所述支架水平倾角为5°。其中,所述支柱高度为202mm,所述支架长度为2004mm。
立柱高度保证支架倾角5°,当支架倾角为5°时,阳光在后立柱侧阴影长度约为0.5m,刚好可以作为光伏支架阵列之间的运维通道。支柱架起光伏支柱形成的倾斜也有助于消除雨水积水。
其中,所述前立柱、后立柱为圆柱形;所述前立柱高为390mm,直径为300mm,所述后立柱高为390mm,直径为400mm。
前、后立柱基础高度避免支架被雨水浸泡;前立柱受力较小,采用直径为300mm的圆形配重基础,后立柱受力较大,采用直径为400mm的圆形配重基础。前立柱与后立柱可通过使用直径300mm、400mm的波纹管作为模具直接进行浇筑,省去方形支墩制作模具和拆卸的麻烦,大幅缩短工期。
一种平屋顶光伏支架阵列,包含若干个平屋顶光伏支架,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前立柱之间间隔为2.4m;相邻的两个所述后立柱之间间隔为2.4m。
与目前地面光伏支架立柱间距3m相比,更大限度利用屋顶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了施工效率,为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立柱连接点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立柱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阵列的俯视图。
图号说明:
1 前立柱
2 后立柱
3 支柱
4 支架
5第一U型螺栓
6第二U型螺栓
7 前支座连接件
8 三角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8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组件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BIPV项目光伏组件支撑装置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