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草捆大小的圆草捆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8903.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季立仁;宋南生;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苜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5/07 | 分类号: | A01F15/0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捆 壳体 从动轮 底盘 打捆机 可调节 齿杆 本实用新型 并排安装 齿轮传动 打捆装置 对称安装 机械传动 前后侧壁 中央圆盘 后侧壁 上移动 主动轮 齿轮 大轮 小轮 圆捆 转轴 皮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草捆大小的圆草捆打捆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从左至右并排安装有壳体I和壳体II,所述底盘的下侧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小轮和大轮,打捆装置包括壳体II前、后侧壁上对称安装的主动轮、从动轮I、三个从动轮II、四个从动轮III、皮带和圆盘。通过中央圆盘和的配合作用,实现对打草圆捆大小的调整,通过机械传动,同时带动壳体II前后侧壁上的齿轮,齿轮传动转轴IV在齿杆I的方向上移动,齿杆I会沿不同的方向各自扩大或者缩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机的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草捆大小的圆草捆打捆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大量种植玉米、黄豆、油菜等农作物,收割后产生大量玉米秆、豆秆、油菜秆等农作物秸秆遗留在田间,由于其捡拾费时费力,多数地区选择就地焚烧的方式进行销毁,不仅浪费了资源,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现有的秸秆打捆机的种类有很多,主要用于田间各种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收获,经过机械压缩工艺转换加工成燃料,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其中大圆捆玉米秸秆打捆机主要应用于田间铺放、站立、抛洒及各种形态玉米秸秆自动捡拾、破碎,经输送直接喂入,旋压成型、自动报警放绳、捆绑等功能于一体,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结构简单、收获率高,被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秸秆收割后未能及时处理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打捆机打捆单一,打捆大小无法调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草捆大小的圆草捆打捆机,解决现有技术打捆机打捆单一,打捆大小无法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可调节草捆大小的圆草捆打捆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从左至右并排安装有壳体I和壳体II,所述底盘的下侧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小轮和大轮;
所述壳体I的左端设置有搂草筒,所述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壳体II中设置有打捆装置,所述搂草筒与传送带的左端衔接配合,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与打捆装置衔接配合;
所述打捆装置包括壳体II前、后侧壁上对称安装的主动轮、从动轮I、三个从动轮II、四个从动轮III、皮带和圆盘;所述四个从动轮III与皮带共同组成打捆框内框,所述主动轮、从动轮I、三个从动轮II和皮带共同组成打捆框外框,所述四个从动轮III的中央安装了圆盘;
所述壳体II前、后侧壁的主动轮、从动轮I、三个从动轮II和四个从动轮III之间分别设置有转轴I、转轴II、转轴II和转轴IV,所述转轴I、转轴II、转轴II和转轴IV均与壳体II前后侧壁旋转配合;
所述圆盘的中央设置有齿轮I,所述壳体II前、后侧壁上的齿轮I与转轴IV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齿杆I,四个所述齿杆I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转轴 IV的一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齿杆I的另一端均与齿轮I齿接配合,所述转轴IV的前、后两端与壳体II前、后侧壁之间设置有腰圆槽I,所述转轴 IV的前、后两端均卡合于腰圆槽I中。
优选的,所述转轴I、转轴II、转轴II和转轴IV的前、后两端均套接并固定有承接轴,所述承接轴呈圆管状,所述承接轴的外侧壁设置有轮齿I,所述皮带的一面两侧设置有轮齿II,所述轮齿I与轮齿II齿接配合,所述皮带两侧轮齿II之间设置有若干条凸棱。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位于从动辊I的上方,所述主动轮的圆周侧面设置有驱动用的轮齿III。
优选的,所述转轴II的前、后两端与底盘之间均设置有松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苜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苜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8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