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9225.1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敏;徐腊平;王徐军;卜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澳博阳射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9/10 | 分类号: | H01Q19/10;H01Q1/36;H01Q1/50;H01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臂 辐射单元 超宽带 双极化辐射单元 基站天线 半臂 振子 本实用新型 绝缘介质片 闭合 馈电结构 贴合连接 反射板 交错 移动通信技术 辐射性能 固定设置 依次连接 低剖面 馈电 紧凑 天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辐射单元包括四个辐射臂、绝缘介质片、馈电结构和反射板;每个辐射臂均包括彼此相连的两个振子半臂;上述四个辐射臂两两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辐射单元,该闭合辐射单元固定设置在反射板上;相邻的辐射臂通过振子半臂交错贴合连接,且在交错贴合连接的振子半臂之间间隔有绝缘介质片;该馈电结构与辐射臂相连,用于给辐射臂馈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可以使辐射单元在满足超宽带辐射性能的同时物理尺寸更加紧凑,从而使应用该辐射单元的天线实现超宽带、低剖面、小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尤其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加速,通信网络制式的增多,多种通信制式并存,这也要求基站天线支持多种通信制式。同时,基站规模和天线数量的增加使建站空间和成本受到限制,对基站天线小型化、多系统、超宽频带的需求日益增加。
由于天线的带宽和尺寸与辐射单元的带宽和尺寸有直接关系,根据天线原理,随着辐射单元的谐振频率降低,辐射单元的物理尺寸会增大。在不降低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适当优化辐射单元物理尺寸会对天线的物理尺寸尤其是宽度带来很大帮助。超宽带天线带宽一般在35%-50%,可同时支持多个系统工作,实现多系统共天线的解决方案,这也要求对应的辐射单元满足足够的带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可以使辐射单元在满足超宽带辐射性能的同时物理尺寸更加紧凑,从而使应用该辐射单元的天线实现超宽带、低剖面、小尺寸。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四个辐射臂、绝缘介质片、馈电结构和反射板;每个辐射臂均包括彼此相连的两个振子半臂;上述四个辐射臂两两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辐射单元,该闭合辐射单元固定设置在反射板上;相邻的辐射臂通过振子半臂交错贴合连接,且在交错贴合连接的振子半臂之间间隔有绝缘介质片;该馈电结构与辐射臂相连,用于给辐射臂馈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辐射臂包括独立馈电结构,该独立馈电结构的馈电点位于该辐射臂的中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相邻的馈电点之间的距离为频带中心频率的1/4波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辐射臂距离反射板的高度为1/4波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每个该辐射臂的两个振子半臂通过巴伦接地片彼此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非金属介质片;该非金属介质片设置在辐射单元和反射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位置相对的该辐射臂同相辐射构成一对±45°相互正交的极化振子。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馈电结构为同轴馈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交错贴合连接的振子半臂与该绝缘介质片通过若干塑料铆钉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信号输入端口,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该信号输入端口与该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相连接;该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用于通过该信号输入端口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辐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澳博阳射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澳博阳射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9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