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侧面的外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9963.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韩万龙;王月明;姚明宇;李红智;杨玉;吴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F04D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流冷却 旋转机械 超临界 干气密封 侧面 风机 外冷装置 静子 轴端 本实用新型 低温空气 主轴支座 板支座 送风量 位置处 板腔 风量 功耗 能耗 送入 节约 进口 出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侧面的外冷装置,该装置包括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对流冷却板、主轴、主轴支座、对流冷却板支座、对流冷却板进口、对流冷却板出口、对流冷却板腔室,该装置通过在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轴端侧面附近设置对流冷却板,将风机送来的低温空气送入主轴与对流冷却板的间隙和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与对流冷却板的间隙,带走了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轴端的两个侧面的热量,有效降低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轴端侧面干气密封静子件位置处温度在许用温度以下,同时设置风机为高中低三个送风量,在不同情况下送不同风量,可以在保证干气密封静子件安全可靠的同时降低风机的功耗,节约整个系统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涡轮和压缩机本体轴端侧面进行外部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轴端侧面的径向外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型中小功率等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或Allam循环系统中,为了提高循环效率,在超临界工质涡轮和压缩机本体的轴端位置需要采用泄漏量最低的干气密封。干气密封正常工作时,其静子件位置处温度需要低于200℃,否则可能失效,造成生产事故。然而,干气密封的静子件需固定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两端,如果没有有效的冷却措施,中小功率等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或Allam循环系统中的旋转机械本体侧面温度一般在200至1300℃之间,干气密封的静子件必然受损。故需要对上述循环系统中的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涡轮和压缩机本体轴端侧面进行外部冷却,以确保干气密封的静子位置处不超温,干气密封在设计工况、变工况和紧急事故工况正常工作。尚无现有技术可以解决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或Allam循环系统中的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轴端侧面冷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侧面的外冷装置,通过在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轴端的两个侧面附近设置对流冷却板,将风机送来的低温空气送入对流冷却板,然后使冷气通过对流冷却板的出口,流向主轴与对流冷却板的间隙和本体与对流冷却板的间隙,冷气在流动过程中带走了旋转机械本体轴端的两个侧面的热量,通过风速的调节可将旋转机械本体轴端侧面干气密封静子件位置处温度控制在200℃以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干气密封的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侧面的外冷装置,包括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对流冷却板2、主轴3、主轴支座4、对流冷却板支座5、对流冷却板进口6、对流冷却板出口7和对流冷却板腔室8,其中,设置在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中部的主轴3由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两侧的主轴支座4支撑,在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的两侧和两侧的主轴支座4支撑之间分别设置有套接于主轴3上的对流冷却板2,对流冷却板2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对流冷却板支座5固定于主轴支座4上,所述对流冷却板2为中空薄板状,包括对流冷却板腔室8,设置在对流冷却板腔室8径向侧面的一个或多个对流冷却板进口6,设置在对流冷却板腔室8一端面上的对流冷却板出口7;所述对流冷却板进口6与风机出口相连通,对流冷却板出口7朝向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的轴端侧面,对流冷却板腔室8为对流冷却板2内的连接对流冷却板进口6和对流冷却板出口7的通道;对流冷却板2中间的通孔内径大于主轴3的外径。
所述对流冷却板2的内径与主轴3的外径之差为5cm。
冷却气体从对流冷却板出口7流出与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的轴端侧面进行对流换热后,经主轴3与对流冷却板2之间的间隙或者经超临界工质旋转机械本体1的轴端侧面与对流冷却板2的外部边缘间隙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9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EH油压低保护故障判断简化电路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用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