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电气接头和压力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0337.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刚;邢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北京)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H01R31/06;G01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杨颖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电气接头 可旋转 环形滑道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压力变送器 输出引线 输入引线 电连接 电刷 信号传输路线 可旋转结构 电气输出 电气输入 固定结构 滑动 地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仪的可旋转电气接头,可旋转电气接头包括:定子(214,314),该定子构造成固定至检测仪的固定结构(210)并且具有用于电连接至检测仪的电气输入部件(211)的输入引线;转子(222,322),该转子构造成连接至检测仪的可旋转结构(220)并且具有用于电连接至检测仪的电气输出部件(221)的输出引线,定子和转子中的一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滑道(214a,314a),定子和转子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与至少一个环形滑道(214a,314a)滑动地电接触的至少一个电刷(222a,322a),从而由输入引线、至少一个环形滑道、至少一个电刷和输出引线形成信号传输路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可旋转电气接头的压力变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变送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采用新的可旋转电气接头的压力变送器。
背景技术
压力变送器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变换部件,其用于将液体、气体的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该电信号或数字信号被输入到显示仪表、运算器和调节器等,从而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检测和自动控制。
通常,压力变送器包括电子外壳和膜头。电子外壳中设置有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LCD)、输出线路板和输出引线。膜头内设置有传感器线路板和膜片。膜片是检测和测量的核心元件,其在气体、液体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该位移与压力相关联。传感器线路板可以通过感测该位移将压力值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被传送到电子外壳中的输出线路板,由输出线路板将该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输出到后续的装置。
参见图1和图2,在传统的压力变送器100中,电子外壳与膜头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在膜头110上设置有螺纹113,同样在电子外壳120上也设置有螺纹(未示出),二者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传统的压力变送器在安装和工作调整阶段存在以下缺点:
在膜头110和电子外壳120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电信号的软导线112。如图1所示,软导线(例如,带状电缆)112的一端通常已与固定于膜头110中的传感器线路板111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电子外壳120(特别地与输出线路板121)连接。在组装/安装变送器时,首先将软导线112与电子外壳120内的输出线路板121进行连接,然后将膜头110和电子外壳120旋拧接在一起。由于螺纹连接必然需要旋转膜头和电子外壳并且软导线的长度有限而仅允许一定程度的旋转,而没有经验的安装人员或用户极容易在安装过程中扭断已经连接好的软导线。此外,当以其他方式安装变送器时,例如当先将膜头110和电子外壳120拧在一起然后将软导线112与电子外壳120上的输出线路板121相连接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变送器进行调整,例如有时会过度旋转电子外壳以便调整LCD显示窗口的朝向,则过度旋转这种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扭断软导线,造成变送器失效。因此,现有变送器安装难度较大,安装时间相对于其它工序(例如线路板安装,接线端子块安装)较长,并且调整过程中也会存在损坏的风险。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地连接电子外壳和膜头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可旋转电气接头来连接膜头和电子外壳的压力变送器。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北京)仪表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北京)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指环扣结合的充电转换装置
- 下一篇:包碳换向器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