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0752.4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8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帮岭;董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晶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伸缩轴 升降台 气缸安装板 铰链臂 直线轴承安装孔 切割 本实用新型 两组 气缸 种晶 联轴器固定 交叉设置 开口设置 水箱顶部 水箱内部 水箱整体 直线轴承 内固定 输出轴 右支架 左支架 料板 伸入 适配 防水 玻璃 平安 | ||
1.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包括水箱(1)、气缸安装板(2)和升降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整体呈矩形,且水箱(1)顶部开口设置,水箱(1)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2),气缸安装板(2)上水平安装有气缸(21),气缸(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伸缩轴(22),水箱(1)的左侧对应伸缩轴(22)的位置开设有直线轴承安装孔(11),直线轴承安装孔(11)内固定安装有与伸缩轴(22)适配的防水直线轴承(12),伸缩轴(22)伸入水箱(1)内部;所述水箱(1)内设有升降台(3),升降台(3)与水箱(1)底部之间设有两组铰链臂(4),两组铰链臂(4)分别位于水箱(1)内的前后两侧,铰链臂(4)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在中点处铰接,左支架(41)的左端与升降台(3)底部左侧铰接连接,右支架(42)的左端与水箱(1)底部左侧铰接连接;左支架(41)的右端内侧通过左连接柱(411)转动连接有左滑轮(412),左滑轮(412)滑动设置在上导轨槽(413)内,上导轨槽(413)与左滑轮(412)为间隙配合,上导轨槽(413)顶部与有升降台(3)底部固定连接,右支架(42)的右端内侧通过右连接柱(421)转动连接有右滑轮(422);右滑轮(422)滑动设置在下导轨槽(423)内,右滑轮(422)与下导轨槽(423)为间隙配合,下导轨槽(423)底部与水箱(1)内部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箱(1)前端的下导轨槽(423)与防水直线轴承(12)对应设置,伸缩轴(22)伸入位于水箱(1)前端的下导轨槽(423)内,其中伸缩轴(22)的左端通过活节与右支架(42)底部铰接;所述升降台(3)左侧开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放置板滑槽(301),升降台(3)顶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板(8),放置板(8)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截面为T字型的放置板滑块(801),放置板滑槽(301)与放置板滑块(801)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8)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5);其中水箱(1)的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安装板(6),第一齿轮安装板(6)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3),第一转轴(6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齿轮(61),第一齿轮(61)与齿条(5)相互啮合,第一转轴(63)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62);所述水箱(1)的左侧顶部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齿轮安装板(7),两个第二齿轮安装板(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1),第二转轴(71)的两端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72),第三齿轮(72)与第二齿轮(62)啮合,其中第二转轴(7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摇把(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部开口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块(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的侧壁与水箱(1)内壁之间设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晶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晶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7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去皮行车去皮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玉石平台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