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塞盖式高压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1139.4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明;姚慧萍;洪钟强;华超君;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肯特催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B01J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高压反应釜 支撑架 塞盖 转盘 转轴 本实用新型 顶盖 横板 化工机械设备 电动伸缩杆 电机输出轴 活动连接有 底部活动 移动顶盖 支座设置 转动连接 底端 封盖 卡紧 拉绳 省力 省时 电机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塞盖式高压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反应釜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座,且支座设置有两个,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塞盖式高压反应釜,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利用电动伸缩杆调节高度,利用转盘卡紧顶盖和反应釜,再通过拉绳移动顶盖,方便填料,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省去了人工进行封盖或开启,操作简便、省时又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塞盖式高压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反应釜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随之反应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不尽相同,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及参数不同,即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属于非标的容器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特别是高压反应釜,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添料和取料,厚重的反应釜盖完全由人工封盖或开启,操作繁琐、耗时又耗力,搅拌装置设在反应釜的底部,阻碍物料的排出或清除,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塞盖式高压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厚重的反应釜盖完全由人工封盖或开启,操作繁琐、耗时又耗力,搅拌装置设在反应釜的底部,阻碍物料的排出或清除,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塞盖式高压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反应釜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座,且支座设置有两个,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贯穿顶盖并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且位于反应釜的外部套设有密封软管,所述顶盖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设置有两个,所述转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与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柱。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槽柱,所述通槽柱的内表面与凸柱的外表面卡接,所述转盘底部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与电机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一端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座,所述绳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压装置,所述反应釜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可视窗。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顶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座,所述插销的外表面与插座的内表面卡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设置有四个,所述顶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手。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肯特催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肯特催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1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合成设备
- 下一篇:可实现光学测试的聚晶金刚石压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