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2102.3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铁男;郭铁龙;徐广林;谭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姆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7/00;H01Q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金属区域 螺旋图案 始端 无线通信天线 本实用新型 辐射金属层 近距离无线通信 便携终端 上下连接 依次连接 导通孔 螺旋型 辐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包括:内侧螺旋图案,包括内侧始端及内侧末端;外侧螺旋图案,包括外侧始端及外侧末端;散热/辐射金属层,包括一侧金属区域及另一侧金属区域;多个导通孔,其使所述内侧末端和所述一侧金属区域之间,以及所述外侧始端和所述另一侧金属区域之间分别上下连接,使得所述内侧螺旋图案、散热/辐射金属层及外侧螺旋图案依次连接成螺旋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较好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同时,还实现了对于便携终端内各种部件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及辐射兼用无线通信天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薄型且柔软的柔性薄膜的一侧表面的金属层与另一侧表面的金属层,体现内侧螺旋图案、散热/辐射金属层及外侧螺旋图案以螺旋型依次连接的无线通信天线。即不仅是柔性薄膜表面的内侧螺旋图案及外侧螺旋图案,而且借助柔性薄膜里面的散热/辐射金属层的追加匝(Turn)数来卷绕的螺旋型无线通信天线,使散热/辐射金属层能够作为辐射体进行工作。以此能够使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性能进一步最大化的同时,还作为散热/辐射金属层,能够散发便携终端内的各种部件发生的热量,还能够提高通信品质,进一步实现便携终端的轻薄短小化。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因用于通过电源供应进行无线通信或各种运算所需的多个电路部件的驱动而发生热,这种热作为缩短部件相互间寿命的主要因素而进行作用,需要能够尽可能迅速散热的结构。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文献(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6-0121073号)的天线线圈的实施例的图。
现有技术文献的智能手机用无线天线线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外壳部分配备有2个能够无线接收数据的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在数据接收线圈内部51-1、51-2配备有能够无线接收能量的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
而且,一般而言,最大且位于外侧的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可以为NFC线圈,但根据需要,位于紧内侧的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可以为NFC线圈。
图2a至图5b是显示现有技术文献的多天线线圈的配置方法的实施例的图。
图2a至图2d是无线能量接收线圈在内部、在其外部配备有无线数据接收线圈的情形的实施例的图。
图2a是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52-2也为2个、在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52-2外部配备的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也为2个的情形的实施例的图。
图2b和图2c是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52-2也为2个、在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52-2外部配备的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为1个的情形的实施例图。
此时,一个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既可以为NFC线圈,也可以为能够进行认证或结算等的其他数据通信线圈。
另一方面,图2d是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为1个时的实施例的图。而且,即使在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为1个的情况下,在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外部可以配备2个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
另一方面,当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为1个时,在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1外部可以只配备1个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此时,所述1个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既可以为NFC线圈,也可以为能够进行认证或结算等的其他数据通信线圈。
图3a至图3d是显示独立于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而配备有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的实施例的图。此时,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可以只存在一个,另外,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大小既可以小于也可以与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相似。
图4和图4b是显示在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2外部配备有一个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在另外的位置配备有另一个无线数据接收线圈51-1、51-2的实施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姆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姆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2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