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失能者卧床行走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3172.0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3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杭;何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弧形轨道 腿足部 运动件 助力器 滚轮 卧床 本实用新型 横断面 肌肉运动 平直轨道 臀部肌肉 向上翘曲 向上弯曲 有效预防 驱动件 弯曲腿 直轨道 褥疮 放平 立面 前部 翘曲 腿部 臀部 外设 腰部 下肢 嵌入 并列 退化 萎缩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失能者卧床行走助力器,其包括两横断面为U形的基座并列或连为一体,基座左右内侧立面或其上面设有向上翘曲的弧形轨道和平直轨道;在基座内嵌入腿足部运动件,腿足部运动件前部两滚轮支承于基座两侧的翘曲的弧形轨道上,其后部两滚轮支承于基座两侧的平直轨道上;在基座内或外设由基座支承的驱动件,实现腿部向上弯曲和放平,不抬脚只弯曲腿的行走,不仅是带动臀部、腰部的肌肉运动,更重要的是交替释放臀部肌肉的压力,有效预防褥疮的产生,避免下肢的萎缩及功能的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器具,是关于失能者卧床行走助力器的发明。
背景技术
运动是人类保持健康状态的一种基本保证,而运动的最基本动作是行走。行走时足尖和足跟部的受力其相关肌肉先后受到体重的张力,行走时腿部肌肉的张驰控制腿部曲伸并承受人体重力,行走的同时进行臀部摆动涉及背胸部多块肌肉的运动。人一但失能或因病卧床,则腿部的动作减少,血液循环变慢,较长时间的卧床则导致肌肉、骨骼和关节萎缩,人体则迅速进入代谢和免疫力衰退的状态,人体的平衡能力变差,免疫力下降,变得不愿意或难以下床活动,并易于并发肺炎和其他内脏器官的病变,臂部和下肢受压时产生褥疮。这种人体抗病机能的衰退其后果是延长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另一个方向则是不能康复,走向病情恶化或衰退的加速、并发症的严重或增加,其后果可想而知。有设于床外的辅助卧床的人体腿部和臀部运动的机械,也有需要将卧床者移位到其上面产生行走动作,但对失能者卧床使用很不方便。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长期卧床病患和失能老人已经没有力量在卧床时将脚抬起来行走,而实现不抬脚只弯曲腿的行走需要一个新的机械结构实现。显然,我们需要一个在病床上或在被窝里就能实现的模拟人健康时行走动作的失能者卧床行走助力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在病床上直接使用的让失能卧床者产生行走运动的行走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失能者卧床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两横断面为U形的基座并列或连为一体;基座左右内侧立面或其上面设有向上翘曲的弧形轨道,在所述向上翘曲的弧形轨道下、基座两内侧立面设与基座下面平行的平直轨道;在所述基座左右侧立面内嵌入贴近基座底面的腿足部运动件;在基座内或外设由基座支承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腿足部运动件足部运动件的后部直接或间接活动连接。
所述腿足部运动件其上面为“L”形弧形凹面;其靠近基座后部的“L”形后段的弧形凹面高度约为半足掌长度;腿足部运动件上设扎紧带。
所述腿足部运动件两边至少设有两对对称的滚轮,其前部两滚轮支承于基座两侧的翘曲的弧形轨道上,其后部两滚轮支承于基座两侧的平直轨道上。
所述驱动件与腿足部运动件通过由基座支承的曲轴连杆机构间接连接。
所述驱动件与腿足部运动件通过由基座支承的滑动网状交叉片间接连接,网状交叉片为一中间活动连接的一片至数片交叉活动连接,其末端交叉片中的一支端头固定在基座上,另一支端头位于滑轨中,并与电动驱动件活动连接,网状交叉片与腿足部运动相连接的一支端头与腿足部运动件活动连接,另一支端头与固定于腿足部运动件下的滑轨相连接。
所述基座上面可以设有拱门,拱门高于在腿足部运动件位于基座后端时足部运动件的高度。
所述底座上面近人体膝盖部位内侧或外侧可以设有曲面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3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渐进式肢体康复器
- 下一篇:一种气动康复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