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分离式磁流变耗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4374.7 | 申请日: | 201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7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香成;赵军;周甲佳;阮晓辉;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框架结构 分离 流变 耗能 装置 | ||
1.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分离式磁流变耗能装置,包括底部框架梁、左侧框架柱、右侧框架柱和顶部框架梁,左侧框架柱的上端与顶部框架梁的左端相固定,左侧框架柱的下端与底部框架梁的左端相固定,右侧框架柱的上端与顶部框架梁的右端相固定,右侧框架柱的下端与底部框架梁的右端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梁与左侧框架柱的节点处通过连接钢板固定设有左侧耐高压油缸,底部框架梁与右侧框架柱之间的节点处通过连接钢板固定设有右侧耐高压油缸,左侧耐高压油缸的上端的活塞杆通过钢绞线固定在右侧框架柱和顶部框架梁的节点处,右侧耐高压油缸的上端的活塞杆通过钢绞线固定在左侧框架柱和顶部框架梁的节点处;所述左侧耐高压油缸的右侧的上部及右侧耐高压油缸的左侧的上部均设有上腔室出油口,左侧耐高压油缸的右侧的下部及右侧耐高压油缸的左侧的下部均设有下腔室出油口,左侧耐高压油缸与右侧耐高压油缸之间设有电磁感应阻尼通道,电磁感应阻尼通道设置有4个阻尼通道孔,分别为左侧上部阻尼通道孔、左侧下部阻尼通道孔、右侧上部阻尼通道孔和右侧下部阻尼通道孔,左侧上部阻尼通道与右侧耐高压油缸的上腔室出油口之间、左侧下部阻尼通道与左侧耐高压油缸的上腔室出油口之间、右侧上部阻尼通道与右侧耐高压油缸的下腔室出油口之间、右侧下部阻尼通道与左侧耐高压油缸的下腔室出油口之间均设有耐高压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的分离式磁流变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耐高压油缸及右侧耐高压油缸均由圆形缸筒、圆形缸筒盖板、活塞杆和圆柱形活塞组成,圆形缸筒的端部设有圆形缸筒盖板,圆形缸筒内设有活塞杆,穿设在圆形缸筒内侧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圆柱形活塞,伸出圆形缸筒内侧的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钢绞线,钢绞线通过锚板锚固在相邻的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节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的分离式磁流变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阻尼通道由沿折线多层排放的漆包线、非导磁漆包线保护层、E形非导磁间隔板、Ⅰ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槽型非导磁间隔板、Ⅱ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为电工纯铁侧板、电磁感应线、Ⅰ号阻尼通道孔、Ⅱ号阻尼通道孔组成;漆包线沿折线弯折多层排放,漆包线外部表面设有非导磁漆包线保护层,多层排放的漆包线的一层和二层之间、三层和四层之间、五层和六层之间平行设置E形非导磁间隔板,E形非导磁间隔板与相邻上、下层漆包线之间的空隙即为Ⅰ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多层排放的漆包线的二层和三层之间、四层和五层之间平行设置槽型非导磁间隔板,槽型非导磁间隔板与相邻上、下层漆包线之间的空隙即为Ⅱ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I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和Ⅱ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均含有两个阻尼通道孔,电工纯铁侧板则固定设置在电磁感应阻尼通道的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结构的分离式磁流变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压油缸1的上腔室和下腔室、耐高压软管、电磁感应阻尼通道的Ⅰ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和Ⅱ号多层平板阻尼通道中均填充磁流变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43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和叠放的折叠篮
- 下一篇:一种地板封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