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4879.3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超;汪国庆;刘明;方科学;郑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52;B65G53/34;C10J3/82;B01J4/00;B01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混合器 气化炉 输送支管 输送总管 密相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 多条管路 送料装置 并行 管道堵塞 物料输送 平推流 料腿 流体 扰流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送料装置、管道混合器和气化炉;其中,送料装置的料腿通过多条输送支管与管道混合器相连通,管道混合器用于接收并混合各输送支管输送的物料;管道混合器通过一条输送总管与气化炉相连通,以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至气化炉。本实用新型中,多条输送支管输送的平推流状态的物料在管道混合器内进行汇总并稳定地混合,混合后再过渡至同一条输送总管,最后由同一条输送总管输送至气化炉,该结构可以在扩大输送规模的同时,避免物料的流量出现波动,进而避免流体间出现扰流,从而使合并后的物料能稳定的输送,避免了管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相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煤的加氢气化过程是指在高压(5MPa-10MPa)条件下,煤粉与高温氢气(>1000℃)快速混合,从而实现甲烷与高附加值芳烃油品联产,并兼具煤制油和煤制气的优势,此工艺过程油品收率高、耗水少,通过对煤分级、分质、梯级利用来实现煤炭的全价、高效、清洁转化,其经济优势明显,是最先进的清洁煤转化技术之一,而连续、稳定、可控的煤粉输送技术则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煤粉输送技术包括Shell和GSP,两者均是先将煤粉流化,再借助N2或者CO2将煤粉送至气化炉喷嘴,该技术输送载气添加量大,固气比低,载气全部进入反应系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煤粉高压氢气密相输送技术以高压氢气作为输送载气,输送固气比高,特别适用于加氢气化反应,可提高系统能效并避免输送载气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但煤粉高压氢气密相输送系统的管道直径和输送能力均存在上限,单管输送管径及输送量过大将造成输送系统过大波动,从而限制了高压氢气密相输送技术的放大。
为突破单管输送的限制,可采用增加管道数量的方法来增加输送系统输送规模,但简单的增加管道数量将造成喷嘴数量的增加,喷嘴数量过多将影响其在气化炉上的合理布置,最终将影响气化效率,为降低喷嘴的数量,需最大限度的将输送支管在进入喷嘴前合并为一根主管。但是,如果简单地将管道连接在一起,就会由于平推流状态的流体中出现扰流,而造成合并后将无法稳定输送,进而使进入喷嘴的粉煤量出现波动,最终将堵塞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旨在解决目前增加管道数量而导致易堵塞管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送料装置、管道混合器和气化炉;其中,送料装置的料腿通过多条输送支管与管道混合器相连通,管道混合器用于接收并混合各输送支管输送的物料;管道混合器通过一条输送总管与气化炉相连通,以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至气化炉。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中,管道混合器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进口,并且,进口的个数与输送支管的个数相等,各输送支管与各进口一一对应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中,各进口沿管道混合器的顶部的圆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中,各输送支管设置有送风入口,并且,送风入口靠近各输送支管与送料装置相连通的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中,管道混合器包括:混流段,其为直筒段且与各输送支管相连通;稳流段,其为锥状体,并且,锥状体的锥底端与混流段的底部相连通,锥状体的锥顶端与气化炉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中,锥状体的侧壁与其轴线方向的夹角小于30°。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管路并行密相输送系统中,混流段的长度大于等于输送支管的直径的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4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瓷冷却设备用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防静电功能的气力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