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5099.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驰;曹建;夏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F1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盘毂 从动盘 离合器从动盘 减震弹簧 减震盘 盘毂芯 橡胶块 离合器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弹簧安装座 花键配合 橡胶套 衬套 内齿 外齿 缓解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减震盘、从动盘本体、从动盘毂和盘毂芯;所述从动盘毂设置在所述减震盘和所述从动盘本体之间;所述盘毂芯与所述从动盘毂中心的花键配合;所述减震盘、所述从动盘毂和所述从动盘本体上的对应位置开有多个窗口,所述窗口内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从动盘毂和所述盘毂芯之间通过弹簧安装座安装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内设有圆柱形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所述橡胶块外包裹有橡胶套。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从动盘本体与从动盘毂内齿与外齿相互碰撞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柴油机怠速时发动机转速波动较大,为消除变速箱怠速时的敲齿音。在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增加低刚度小弹簧,用于减震作用。
为了追求舒适性,此小弹簧刚度较低。当车辆起步时小弹簧压缩到极限,其极限扭矩小于车辆起步的扭矩要求,造成内齿与外齿相互碰撞。车辆起步时发出“嚓嚓”声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从动盘本体与从动盘毂内齿与外齿相互碰撞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减震盘、从动盘本体、从动盘毂和盘毂芯;
所述从动盘毂设置在所述减震盘和所述从动盘本体之间;
所述盘毂芯与所述从动盘毂中心的花键配合;
所述减震盘、所述从动盘毂和所述从动盘本体上的对应位置开有多个窗口,所述窗口内设有第一减震弹簧;
所述从动盘毂和所述盘毂芯之间通过弹簧安装座安装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
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内设有圆柱形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所述橡胶块外包裹有橡胶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包括线材;
沿所述线材的延伸方向,所述线材呈圆柱螺旋状;
所述线材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呈椭圆形的截面包括长轴和短轴,且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短轴的长度;
所述短轴方向与所述减震弹簧的弹性方向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线材为钢丝。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长轴的长度为所述短轴的长度的1.5-2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长度大于所述橡胶块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窗口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窗口沿减震盘的周向间隔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盘毂的表面设有镀镍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盘通过铆钉与所述从动盘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从动盘本体与从动盘毂内齿与外齿相互碰撞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合器,包括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5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