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的活塞式吸盘组合及其应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5346.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科;李妙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科;李妙真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高尔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活塞 吸盘 组合 及其 应用 组件 | ||
一种多用途的活塞式吸盘组合及其应用组件,可提供适应更多类型吸附面的应用选择,如微曲面及微凹凸纹路的不透气面均可被活塞式吸盘稳固吸附,引用习知的活动式活塞架构来发明设计成简单实用的吸盘应用,丰富我们生活上的各种层面需求;主要为,有别于市售的吸盘原理及材质应用,因活塞式吸盘选择合宜软质弹性体的硅橡胶为吸附面的气密保持环,在吸盘内同等真空负压状态下,有硅橡胶环接触面积小,但接触型变压力大的特性,因而能对于合宜的微曲面及微凹凸点的表面气密性产生很好的吸附能力,并优化应用层面来取得相关商品更加广泛的被利用于生活所需,能因而取得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创作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式吸盘应用技术,有效提升应用层面及真空吸附力。
本实用新型引用生活中常见架构,如针筒,汽缸等抽吸原理;利用内活塞与汽缸筒的相对移位抽气形成真空空间,使得原本具气密性的极微小空间内的空气被膨胀放大成数十倍真空空间,同步促使汽缸筒外环座被大气压力下压,压力传递到环型气密性硅胶,使得环型气密性硅胶型变并产生下压紧密贴合,在面积小压力大的物理特性下,软质硅胶吸盘得以克服吸盘贴附物件表面的粗糙度限制,得以在不透气的物件表面上,合宜的粗糙度下完成吸盘吸附该有的功能,如汽车前仪表饰板的凹凸痕,粗纹面的不透气胶皮类壁纸贴皮,一般家庭墙壁上的防水白乳胶漆等,都能有很好的吸盘吸附效果,一般的平滑表面如玻璃或瓷砖或胶合美耐板桌面当然也同样能有很好的效果。
背景技术
如图14,习知市场销售的吸盘,一般使用材料为丁腈橡胶NBR或聚氨酯橡胶P U,其真空吸力来源为抬升吸盘中心部使其为真空,促使吸盘固定架54的外环座外圈压迫 PU吸盘53上方形成气密,为使中心部位抬升真空有效,不因大气压力而坍蹋,吸盘本身的材料及硬度需做配套考虑,方能有效运作,故而现今所使用的吸盘材料,均具一定的强度及不可太软质的材料,如此则对于表面粗糙度及平面度的要求有其一定的条件需求,如玻璃,瓷砖等可有效运作,但对于具有一定轻微凹凸面及粗糙表面的物件则无法运作。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940314A为一活塞-汽缸结构的吸盘装置,引用传统汽缸壁及内活塞密封件为主架构。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7165923A为一种吸附用吸盘及动作方法,引用高压空气破真空及中心部气通道轴前端部顶出来破除真空残留吸附力。
上述实用新型都是以一般机构通识应用而成为商品服务于产业界或增进生活便利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为解决吸盘对于微曲面及微凹凸点无法吸附的问题;习知市面上都以如图14的架构设计吸盘类应用,主要着眼于设计简单及方便应用。本实用新型多用途的活塞式吸盘(活动式-活塞吸盘组合A(57)),如图1,提供一种能适应更多类型吸附面的选择如微凹凸点面或有合宜高低纹路的不透气面均可被吸盘吸附,相关设计同样以简单实用为目标,所应用的零件数目与同规格应用的市售吸盘零件数同,但因能选择合宜软质硅胶吸盘,并以环状型态应用,在同等真空负压时,有硅胶接触面积小但接触型变压力大的特性,故而对于微曲面及微凹凸点的合宜表面间的气密性能有很好的效果,能取得更广泛的使用层面。
为解决市场上吸盘对于卸除真空取下时的残留吸附力问题;本实用新型多用途的活塞式吸盘,如图2C:,经卸除真空吸力后因无残留真空空间的吸力,可直接拿起换位置;但现今市售吸盘,如图14,于真空吸力卸除后,吸盘内的残余真空空间55区域吸力因为吸盘型态设计为方便贴附,故具凹陷空间53-2而无法排除,需再拉动吸盘泄压后卸除拉耳 56掀起吸盘,排出内部真空吸力,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有方便应用的便利性。
为提升市场上吸盘对于真空吸附力低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挂钩拉升活塞装置,以同样的凸轮升程能得到圆柱形态的真空空间如图1B:的真空空间A3-3标示的真空区域,市售吸盘可得到圆锥状的真空空间如图14B:的真空空间55符号标示的真空区域,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能得到将近一倍的更强的吸盘真空吸力,有精简设计空间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科;李妙真,未经张连科;李妙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5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平台管控的物联网智能印章
- 下一篇:一种稳定器重心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