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吸隔声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5936.X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彬;丁宁;付铁;贾丽;梁振明;鲍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2;E04B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板 主檩条 隔声墙体 轻钢龙骨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式 金属压型 复合 错缝 复数 孔板 上下间隔设置 外墙装饰板 玻璃丝棉 玻璃丝绵 防火性能 横向间隔 交叉连接 结构整体 外侧设置 有效减少 成空腔 隔声 降噪 空腔 漏声 墙体 防火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复合吸隔声墙体结构,其包含:复数根上下间隔设置的主檩条,主檩条的房间内侧设金属压型孔板,房间外侧设置双层水泥板,所述双层水泥板外层铺设外墙装饰板;复数根具有横向间隔的轻钢龙骨,其交叉连接于主檩条上;玻璃丝绵,其安装于主檩条上,且夹置于所述轻钢龙骨和所述金属压型孔板之间;所述玻璃丝棉、相邻的轻钢龙骨、相邻的主檩条、双层水泥板围成空腔;所述双层水泥板的安装方式为错缝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吸隔声墙体结构整体的防火性能可达到防火A级,由于采用增加空腔、水泥板错缝安装、增加水泥板厚度等安装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漏声,提高降噪效果,使墙体的整体隔声量可以达到45dB(A),还可以缩短安装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吸隔声墙体结构,属于噪声污染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噪声污染已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一起被列为全球三大污染。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越加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噪声污染对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噪声治理成为环境治理过程中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和衰减方面考虑,目前控制噪声的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在噪声声源处控制、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和在噪声受体处控制。其中应用最广也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最常用的控制技术主要有吸声降噪、隔声降噪和阻尼降噪。
一、吸声降噪。
吸声降噪是指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一部分声能会被反射,一部分声能被界面吸收。被吸收的声能主要有三种形式的耗散:一是通过材料透射到另一面;二是在材料内部转化成热量耗散掉;三是振动动能沿边界构造转移掉。
二、隔声降噪。
吸声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反射的声能,而隔声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增加反射的声能,其利用材料阻挡声波的传递,降低噪声源不同一侧的声能。,通常来讲,要求隔声材料的刚度大且密实。
三、阻尼降噪。
阻尼降噪的原理是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声能被材料吸收。吸收的这部分声能的去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转化成热能被耗散掉,二是转换成位能被储存起来。而所需材料的阻尼特性与其宏观和微观结构有关。
目前大型燃煤、燃气项目厂房墙体的噪声控制措施,大都采用在外装饰板内侧安装复合吸隔声结构墙体。传统的复合吸隔声结构墙体由内至外分别采用金属压型孔板(0.8mm)、玻璃丝棉(100mm)、水泥板(8mm)、玻璃丝棉(50mm)、阻尼材料、水泥板(10mm)及外装饰板(8mm)。吸声部分由的玻璃丝绵和金属压型孔板组成,隔声部分由纤维增强水泥板和阻尼材料组成。其中吸声部分材料均可以达到防火等级A级(不燃),隔声部分纤维增强水泥板可以达到防火等级A,而市面上的阻尼材料一般是防火等级B1(难燃)和B2(可燃)。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高度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虽然复合吸隔声结构墙体不完全属于保温材料,但在该降噪墙体安装过程中,一旦产生明火,会产生极大的风险隐患。
此外,复合吸隔声结构墙体均需要安装在外装饰板的檩条上,由于复合吸隔声结构墙体整体荷载较重,会使檩条下挠(即檩条产生弯曲),产生漏声点,影响降噪墙体整体的降噪效果。且传统的吸隔声结构墙体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安装工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复合吸隔声墙体结构,该复合吸隔声结构墙体整体的防火性能可达到防火A级,杜绝风险隐患。同时可以减少檩条引起的漏声,增加整体降噪效果,还可以缩短安装工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5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配辅件
- 下一篇:一种建筑模网墙体中钢带与竖龙骨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