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异沉降优化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6348.8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煊;马以超;王允;袁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2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本实用新型 渐变控制 地基刚度 刚性结构 柔性结构 优化控制 调平结构 工程建设 过渡垫层 面层结构 有效控制 整体布置 不均匀 大尺度 平顺 调平 拉裂 错位 衔接 施工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差异沉降优化控制结构,包括差异沉降渐变控制段、刚性结构段以及柔性结构段;所述的差异沉降渐变控制段的两端分别与刚性结构段和柔性结构段衔接,将差异沉降通过地基刚度调平后进行平顺过渡;所述的差异沉降渐变控制段包括地基刚度调平结构、过渡垫层结构以及面层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施工方便快捷,能有效控制刚柔结构间不均匀差异沉降所导致的路面拉裂、结构大尺度错位破坏等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整体布置简洁大方,可大幅度节省工程建设时间和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差异沉降优化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过大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以致不能正常使用。
基础沉降控制设计的关键是地基处理,地基处理一般是指用于改善支承建筑物的地基(土或岩石)的承载能力或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但对于刚柔结构之间差异沉降控制问题,以上常规地基处理方法均未能有效控制刚柔结构之间差异沉降,如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等。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土拱效应”原理,进而实现对刚柔结构之间差异沉降有效控制的新型地基处理结构,即差异沉降优化控制结构,该新型地基处理结构通过调整地基土刚度和桩基支承刚度的分布,使建筑物的差异沉降得到较好的控制,且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比常规地基处理大大节约了基础工程造价,做到了技术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优化工程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差异沉降优化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差异沉降优化控制结构,它包括差异沉降渐变控制段、刚性结构段以及柔性结构段;所述的差异沉降渐变控制段的两端分别与刚性结构段和柔性结构段衔接;差异沉降渐变控制段包括地基刚度调平结构、过渡垫层结构以及面层结构;地基刚度调平结构布置在刚性结构段以及柔性结构段之间;过渡垫层结构布置在地基刚度调平结构的顶面,面层结构铺设在过渡垫层结构的顶面。
所述的地基刚度调平结构包括刚性长桩基础、刚性中长桩基础以及短桩基础;刚性长桩基础、刚性中长桩基础以及短桩基础依次排列并布置于刚性结构段以及柔性结构段之间,刚性长桩基础布置在靠近刚性结构段一侧,短桩基础布置在靠近柔性结构段一侧;刚性中长桩基础布置刚性长桩基础和短桩基础之间。
所述的过渡垫层结构包括桩顶垫层、土工加筋层、中间垫层以及填筑料层;在地基刚度调平结构的顶面上由下而上依次铺设有桩顶垫层、土工加筋层、中间垫层以及填筑料层和面层结构。
所述的刚性长桩基础由刚性长桩、长桩桩顶小承台、长桩承台凹墩以及长桩简支搭梁组成;所述的刚性中长桩基础由刚性中长桩、中长桩桩顶小承台、中长桩承台凹墩以及中长桩简支搭梁组成;刚性长桩设置在刚性长桩基础底部,长桩桩顶小承台设置在刚性长桩顶面,长桩承台凹墩设置在长桩桩顶小承台顶部的四个侧面上,长桩简支搭梁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相邻两个长桩承台凹墩上;刚性中长桩设置在刚性中长桩基础底部,中长桩桩顶小承台设置在刚性中长桩顶面,中长桩承台凹墩设置在中长桩桩顶小承台的顶部四个侧面上,中长桩简支搭梁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相邻两个中长桩承台凹墩上;刚性长桩基础和刚性中长桩基础交界面处的桩顶长桩承台凹墩与中长桩承台凹墩之间搭接有长桩简支搭梁;所述的桩顶垫层布置在短桩基础、中长桩桩顶小承台、中长桩简支搭梁、长桩桩顶小承台以及长桩简支搭梁的顶面上。
所述的刚性长桩基础、刚性中长桩基础、短桩基础设置两排、两列以上,所述的土工加筋层布置两层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夯实机
- 下一篇:一种尾矿库沼泽化排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