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隙齿轮及其安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6656.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昆鹏;王坚;韦刚;张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12;F16H57/00;F16H5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本实用新型 双片齿轮 消隙弹簧 安装工装 消隙齿轮 弹簧片 连接条 工装 通孔 装配 精密机械传动 安装过程 并列布置 齿轮连接 分离销钉 光机系统 精密定位 控制活动 销钉连接 销钉配合 齿轮廓 传动链 镊子状 销钉孔 圆柱孔 重合 销钉 优选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机械传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光机系统中用于精密定位的消隙齿轮及其安装工装。所述的齿轮包括并列布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固定。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端面的对应位置上开有通孔,在安装过程中两齿轮上的通孔通过销钉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工装呈镊子状,包括两个连接条,两个连接条上分别设置有圆柱体和圆柱孔。本实用新型消隙弹簧双片齿轮及其安装方法和现有技术的安装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上销钉孔与销钉配合,精确控制活动齿轮的状态,保证齿轮廓始终重合,便于消隙弹簧双片齿轮装配到传动链中;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用于分离销钉的工装,便于消隙弹簧双片齿轮装与销钉的分离,便于装配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机械传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光机系统中用于精密定位的消隙齿轮结构及装配用工装。
背景技术
在基于齿轮传动的精密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中,齿轮啮合间隙和换向间隙的是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传统的初论齿轮传动销隙结构体积大、重量重,在航空精密仪表中不适用。
本发明中的消隙弹簧双片齿轮是传动链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用于消除齿轮传动过程侧隙、减小传动回差,从而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过渡过程品质。
如图1所示,为消隙弹簧双片齿轮的结构分解图,消隙弹簧双片齿轮由第一齿轮101、第二齿轮102,及夹设在第一齿轮101、第二齿轮102之间的消隙弹簧103组成,再作为一个部件整体装配到减速箱中,这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费时费力的工作。
如图2所示,现在的装配方式分为三步:第一步、将第一齿轮101、第二齿轮102和消隙弹簧103装在轴104上,第一齿轮101与轴104通过过盈公差配合和冲点106固定,作为固定齿轮;第二齿轮102套设在轴104上,可以在轴104上自由转动,作为活动齿轮。第二步、用专用工装105转动第二齿轮102,使消隙弹簧103产生变形,具有足够的预紧力,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的齿轮廓重合,不能有错齿。第三步、保持工装105和齿轮的状态,将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同时装入传动链。整个装配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保持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的齿轮廓重合的状态,从转动第二齿轮102迫使消隙弹簧103产生变形开始,到装配结束,需要保持同一种状态,由于消隙弹簧103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工装105与第二齿轮102脱离或第二齿轮102相对第一齿轮101转动,导致第一、第二齿轮的齿轮廓不重合的情况,导致装配失败。
现有装配方式最大的不足是:活动齿轮的状态不易控制。整个装配过程中,从转动第二齿轮102迫使消隙弹簧103产生变形开始,到装配结束,必须始终保持第一齿轮101、第二齿轮102的齿轮廓重合的状态,工装105和齿轮的相对位置不能有变动,由于消隙弹簧103反作用力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工装105与第二齿轮102脱离或第二齿轮102相对第一齿轮101转动导致齿轮廓不重合的情况,导致装配失败,对经验的不丰富的操作人员而言,可能需要多次装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消隙弹簧双片齿轮及其安装工装,可以精确控制活动齿轮的状态,保证齿轮廓始终重合,便于装配到传动链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消隙齿轮,所述的齿轮包括并列布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固定。
优选地,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端面的对应位置上开有通孔,在安装过程中两齿轮上的通孔通过销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工装呈镊子状,包括两个连接条,两个连接条上分别设置有圆柱体和圆柱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添油齿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铲回转大齿圈的定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