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6992.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彪;黄云逸;田振华;曾鸣;郝亮;张心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耳 动力总成 吊耳组 吊具 吊梁 龙门 自卸车 吊带 铰支 本实用新型 平行设置 起吊位置 电葫芦 重心点 吊点 工装 两组 吊装 相交 穿过 干涉 成功 | ||
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吊具,包括吊梁,所述吊梁的顶部设有四个第一吊耳,四个第一吊耳的朝向沿线相交于点A位于动力总成重心点G1的上方,所述吊梁的底部设有后吊耳组和前吊耳组,前吊耳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中间铰支吊耳,每组中间铰支吊耳包括第二吊耳和第三吊耳,第二吊耳通过第二吊带连接动力总成,第三吊耳通过第三吊带连接动力总成;后吊耳组包括第四吊耳和第五吊耳,第四吊耳通过第一电葫芦吊具与动力总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专用吊装工装,巧妙的通过动力总成后吊点穿过龙门后进行起吊位置的换吊,使得动力总成顺利通过龙门的干涉,成功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吊具。
背景技术
自卸车的车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纵梁,在两纵梁之间设有龙门,在车架的前端还设有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通过安装座与车架固定,由于受力的问题,动力总成的重心设在龙门的下方。该结构的车架虽然受力好,但是拆装动力总成时则会比较麻烦,原因在于吊装动力总成的吊具需要跨过龙门,现有技术中,首先将龙门拆除,然后将动力总成吊装固定在车架上,最后再把龙门安装在车架上,所以在吊装动力总成时比较麻烦,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吊具,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吊具,包括吊梁,所述吊梁的顶部设有四个第一吊耳,四个第一吊耳的朝向沿线相交于点A位于动力总成重心点G1的上方,所述吊梁的底部设有后吊耳组和前吊耳组,前吊耳组位于吊梁中心点G2的后方,后吊耳组位于吊梁中心点G2的后方,点A、重心点G1和中心点G2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前吊耳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中间铰支吊耳,每组中间铰支吊耳包括第二吊耳和第三吊耳,所述第二吊耳通过第二吊带连接动力总成,所述第三吊耳通过第三吊带连接动力总成;所述后吊耳组包括第四吊耳和第五吊耳,所述第四吊耳通过第一电葫芦吊具与动力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专用吊装工装,巧妙的通过动力总成后吊点穿过龙门后进行起吊位置的换吊,使得动力总成顺利通过龙门的干涉,成功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作为改进,所述吊梁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和若干设在两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第一吊耳、第四吊耳和第五吊耳设置纵梁上。
作为改进,所述纵梁为箱型梁。
作为改进,起重机利用四腿吊链与四个第一吊耳连接将动力总成吊起。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电葫芦吊具和第二吊葫芦吊具均通过吊带与动力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专用吊装工装,巧妙的通过动力总成后吊点穿过龙门后进行起吊位置的换吊,使得动力总成顺利通过龙门的干涉,成功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吊装状态图I。
图2为吊装状态图II。
图3为吊具俯视图。
图4为吊具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锥破碎机动锥吊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