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7430.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侯加林;刘威;张智龙;张万枝;吕钊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9/04 | 分类号: | A01C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刘亚明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勺 气力 滚筒 滚筒组合式 本实用新型 排种装置 清种机构 取种机构 出气孔 负压 马铃薯 大粒径种子 动力源驱动 进气孔位置 紧密安装 精量排种 精量取种 气孔通道 投种机构 负压源 进气孔 排种器 小种箱 泄压件 单粒 定轴 连通 排种 取种 托槽 外周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包括供种机构、取种机构、清种机构和投种机构,所述取种机构包括由动力源驱动旋转且由负压源提供负压的气力滚筒、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外周的多个气力托勺,所述气力托勺包括托勺主体,在托勺主体上设有与气力滚筒的气孔通道相连通的托勺出气孔和与托勺出气孔连通的托勺进气孔;在托勺主体上靠近托勺进气孔位置开设托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力托勺、气力滚筒、负压定轴、泄压件实现了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取种、携种及投种过程;智能供种模块可实现小种箱的自动补种,有助于排种器持续高效高速精量排种;清种机构确保单粒精量取种;气力托勺及气力滚筒,提供了一种大粒径种子气力排种的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继玉米、小麦和水稻之后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已位列世界第一,但单产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去育种技术的差距,另一个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低(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仅为1%,发达国家已超过70%)。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具大都采用勺带式排种器,该排种器工作效率较低,不适应高速、高效播种作业(速度越快合格率越低),使得马铃薯播种机在广大薯农间推广困难,阻滞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进程。
现有技术使用的排种方式分为机械式排种方式和气吸式排种方式,其中机械式排种方式存在机械损伤大、播种合格率低的缺陷。而气吸式排种方式对种子形状尺寸适应性强,可有效避免机械损伤带来的薯种感染,适用于个体差异大、易破损感染的马铃薯的种植要求;气吸式排种方式用到的气吸式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形式为垂直圆盘式、排种滚筒式。垂直圆盘式排种器具有结构紧凑,排种性能和通用性好的特点,但是由于马铃薯种薯尺寸较大,垂直圆盘式难以在马铃薯种薯播种上应用。滚筒式排种器虽然可以在马铃薯种薯播种上应用,但是具有漏播率和重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而且只依靠气力吸附马铃薯种薯导致排种器消耗功率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力托勺、气力滚筒、负压定轴、泄压件实现了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取种、携种及投种过程;智能供种模块可实现小种箱的自动补种,有助于排种器持续高效高速精量排种;设计了“三重”清种机构,确保单粒精量取种;气力托勺及气力滚筒提供了一种大粒径种子气力排种的新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地况、不同规格包括但不限于马铃薯的播种作业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包括供种机构、取种机构、清种机构和投种机构,所述取种机构包括由动力源驱动旋转且由负压源提供负压的气力滚筒、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外周的多个气力托勺,所述气力托勺包括托勺主体,在托勺主体上设有与气力滚筒的气孔通道相连通的托勺出气孔和与托勺出气孔连通的托勺进气孔;在托勺主体上靠近托勺进气孔位置开设托槽。
安装时使多个气力托勺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上,安装时在各接触面(气力托勺与气力滚筒间、气力托勺间等)处做密封处理(如涂抹密封胶等);所述托槽用于取种时种薯随托勺运行至携种区时托呈种薯,抵抗重力;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托勺进气孔与托勺出气孔之间,用于负压气流的流通,起到导流变向的作用;工作时气流流向为:托勺进气孔—气流通道—托勺出气孔—气力滚筒内的气孔通道—外部负压源(如负压风机等)。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将气力取种和机械取种原理相结合,能够实现马铃薯的高效高速精量播种,有效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显著提高播种合格率,为马铃薯精量高速播种带来了一种新技术、新方法。
作为优选,在托勺主体一端的顶部向上延伸连接有负压勺壁,底部向下延伸连接有托勺安装管段;托勺进气孔开设在负压勺壁上的中间位置,托勺出气孔开设在托勺安装管段的底部,所述托勺进气孔通过位于托勺主体内的气流通道与托勺出气孔连通;在托勺主体的上端面且靠近托勺进气孔的位置设有托槽,下端面设有与气力滚筒的滚筒盘弧度一致的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7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