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残留过滤式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8118.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1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维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A61M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瓣 过滤腔体 出口端 针筒 针头固定座 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 残留 过滤式 进口端 针头 注射 双重单向阀 瓣式结构 固定套装 医疗过程 过滤膜 过滤腔 中药物 过滤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残留过滤式注射针,包括针头、针筒、过滤腔体、第一单向阀瓣、过滤膜网和第二单向阀瓣,所述针头通过针头固定座固定套装在所述针筒上,所述针头固定座和针筒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滤腔体,所述针筒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阀瓣,所述第一单向阀瓣的出口端与所述过滤腔体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过滤腔体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阀瓣,所述第二单向阀瓣的出口端与所述针头固定座的进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重单向阀瓣式结构,提高了注射针在注射过程中对液体内杂质的过滤度,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注射过程中药物在过滤腔体内残留、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到一种微残留过滤式注射针。
背景技术
注射是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治疗手段,而针头是注射器必不可少的配件,在抽液注射过程中有些必须使用设有过滤装置的注射器,通常安装在注射器的的进出口端,用来消除药液中的杂质,在抽液注射过程中需要设有过滤装置,而过滤腔体在往外注射液体时,过滤腔体内都会有大量残留液体是没法完全注射出去的,有些药物价格非常昂贵,造成药物的浪费。过滤过程中也造成药物的二次浪费。
为了满足注射器在注射过程中对液体内杂质的过滤,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从而设计开发一种微残留过滤式注射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注射过程中药物在过滤腔体内残留和浪费问题的微残留过滤式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针筒、过滤腔体、第一单向阀瓣、过滤膜网和第二单向阀瓣,所述针头通过针头固定座固定套装在所述针筒上,所述针头固定座和针筒之间设置有所述过滤腔体,所述针筒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阀瓣,所述第一单向阀瓣的出口端与所述过滤腔体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过滤腔体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阀瓣,所述第二单向阀瓣的出口端与所述针头固定座的进口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针筒的出口端设置有锥形出口管,所述第一单向阀瓣套装在所述锥形出口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瓣的瓣裙贴合在所述过滤腔体的进口端内壁。
具体地,所述过滤腔体内设置有锥形管,所述第二单向阀瓣套装在所述锥形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管通过支架与所述过滤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过滤膜网。
具体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瓣的瓣裙均为弧形状瓣裙。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固定座内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瓣的瓣裙贴合在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上。
具体地,所述缓冲腔为梯形缓冲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瓣的圆弧顶端设有一字开口。
具体地,所述针头固定座上设置有护套。
具体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瓣的圆弧顶端设有一字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重单向阀瓣式结构,提高了注射针在注射过程中对液体内杂质的过滤度,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注射过程中药物在过滤腔体内残留、浪费资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单向阀瓣;2-过滤腔体;3-过滤膜片;4-上单向阀瓣;5-针头固定座;6-针头、7-护套、8-针筒、9-锥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8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RC脂肪移植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胰岛素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