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桥梁养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8434.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楷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楷程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叶平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面 支撑梁 本实用新型 养护 桥梁 道路桥梁 缓冲块 延伸梁 伸缩连接杆 结构稳定 平滑连接 人工成本 水平布置 形状匹配 预留间隙 自动消除 自然形变 高度差 侧壁 底面 顶块 桥墩 预埋 路基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养护结构,包括的桥梁面和分别对接于桥梁面两端的路面,桥梁面的中部高于路面,且桥梁面靠近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缓冲块,缓冲块使桥梁面和路面平滑连接,桥梁面的底部水平布置有与其形状匹配的支撑梁,支撑梁的顶面的弧度小于桥梁面的底面的弧度,且支撑梁与桥梁面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向外水平延伸至路面的下方路基中形成延伸梁,延伸梁的正下方中部预埋有顶块,伸缩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梁的底面和桥墩的侧壁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实用安全,利用道路和桥梁的自然形变自动消除使用高度差的影响进行,从而进行养护,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桥梁养护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通过桩基基础,道路的地基却一般建在软基上,因此在同样的使用时间内一般来说道路下降高度会高于桥梁,使车辆发生颠簸,从而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势必要对现有道路和桥梁的高度差进行消除从而进行养护,而现有的养护作业人工成本普遍较高,而且易发生人身危险。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结构稳定,不易变形,实用安全的新型道路桥梁养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道路桥梁结构连接稳定性差,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养护结构,包括的桥梁面和分别对接于所述桥梁面两端的路面,所述桥梁面在竖直方向上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所述桥梁面靠近所述路面的两端分别低于所述路面布置,所述桥梁面的中部高于所述路面布置,且所述桥梁面靠近所述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呈钝角三角形并嵌入所述桥梁面和所述路面连接处的高度差缺口中,使所述桥梁面和所述路面平滑连接,所述桥梁面的底部水平布置有与其形状匹配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支撑梁的顶面的弧度小于所述桥梁面的底面的弧度,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桥梁面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向外水平延伸至所述路面的下方路基中形成延伸梁,所述延伸梁在竖直方向上呈向下凸起的弧形,所述延伸梁的正下方中部预埋有顶块,沿所述支撑梁的底面上竖直连接有多个桥墩,每个所述桥墩的两侧壁面上分别对称设有一个伸缩连接杆,所述伸缩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梁的底面和所述桥墩的侧壁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顶块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桥墩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桥墩沿所述支撑梁的底面均匀间隔分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预留间隙的最大长度为3至5厘米。
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实用安全,利用道路和桥梁的自然形变自动消除使用高度差的影响进行,从而进行养护,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养护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楷程,未经黄楷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8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坪砖
- 下一篇:一种重载道路的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