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大型薄壁注塑件模具的进料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8740.6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4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皇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耀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毛碧娟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流道 流道 凹模板 塑件 凸模固定板 进料口 薄壁注塑件 定模座板 对称设置 冷凝槽 凸模 模具 注塑 本实用新型 螺栓 第二流道 工作效率 螺栓连接 一端设置 中间设置 浇口套 主流道 修剪 生产成本 美观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大型薄壁注塑件模具的进料口,包括定模座板、浇口套、主流道、凹模板、凸模、凸模固定板和塑件,定模座板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流道板,第一流道板中间设置有冷凝槽,冷凝槽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板下方通过螺栓设置有凹模板,凹模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流道,第三流道中设置有若干个第四流道,凹模板下设置有凸模固定板和凸模,凸模固定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五流道,相比现有技术,通过与塑件之间的比例来确定进料口流道的大小,使注塑更加充分,提高了塑件的质量,减少了进料的痕迹,保证塑件的美观,同时减少了修剪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大型薄壁注塑件模具的进料口。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设计也越来越美观化、轻量化和人性化。在商用卡车设计中,汽车长时间在烈日下行驶,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尤为重要,甚至影响到人们对车辆的选购。如今多数商用卡车均设计有外部遮阳罩,这种遮阳罩需要覆盖整个驾驶室外上部位,可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驾乘人员。由于空间要求,遮阳罩均需设计成较大的薄壁透明件,其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宽有0.5米左右,制件厚度为4.5mm左右,生产工艺为模具注塑,材质为热塑性塑料PMMA、PC或ABS。
2、外部遮阳罩因其自身的形状、尺寸的特殊性在注塑模具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难点,其一般存在注塑制件不足、外观易有注塑纹、制件翘曲变形较大以及报废率较高等缺陷,在所有缺陷中最难解决的是制件不足,且其不易在注塑工艺中调整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次,都点注塑的一种用于超大型薄壁注塑件模具的进料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大型薄壁注塑件模具的进料口,包括定模座板、设置于定模座板中间的浇口套、设置于浇口套中的主流道、凹模板、凸模、凸模固定板和塑件,定模座板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流道板,第一流道板中间设置有冷凝槽,冷凝槽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板下方通过螺栓设置有凹模板,凹模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流道,第三流道中设置有若干个第四流道,第四流道为通孔,凹模板下设置有凸模固定板和通过台阶固定于凸模固定板上的凸模,凸模固定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五流道。
优选地,前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水平部分、第二水平部分、第三水平部分和将第一水平部分、第二水平部分和第三水平部分连接起来的垂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设置于垂直部分中间,第二水平部分和第三水平部分分别设置于垂直部分两端,注塑件过大,需要的大量的料流,分流后,从多处进料,保证注塑质量。
再优选地,前述第一水平部分与冷凝槽相连,第二水平部分和第三水平部分别与第二流道相连。
更优选地,前述第二流道为通槽。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三流道竖截面为弧形,减少死角,防止料流堆积。
具体地,前述第二流道的宽度等于第三流道的宽度,且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相对应。
再优选地,前述第四流道的个数为4-6个,更具塑件的大小来确定,保证注塑充分。
更优选地,前述第五流道靠近塑件端的厚度小于远离塑件端的厚度,便于注塑后的修剪,减少痕迹对外观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五流道的长度与塑件的长度比为0.2-0.3,既保证注塑的完整度,也减少了痕迹,保证塑件的美观,更加使人工便于修剪。
更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五流道靠近塑件端的厚度与塑件厚度的比为 0.8-0.9,为完全注塑留有充分的流道,提高注塑的效率,保证塑件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耀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耀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8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硫化胎面活络模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双层胶口套新型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