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8743.X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樊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组件 端部支撑架 电梯轿厢 横向支撑架 底部支撑 前后方向 本实用新型 安装效率 单个部件 制造成本 不可拆 框架本 减小 延伸 | ||
1.一种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具有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0)、第二支撑组件(200)和第三支撑组件(300),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0)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组件(300)的在所述前后方向(Y)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0)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组件(300)的在所述前后方向(Y)上的另一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撑组件(300)包括:
横向支撑架(310),沿所述左右方向(X)延伸;和
一对端部支撑架(320),分别连接到所述横向支撑架(310)的两端上,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0)连接到所述一对端部支撑架(320)的前侧或后侧中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0)连接到所述一对端部支撑架(320)的前侧或后侧中的另一侧上,
所述端部支撑架(320)是不可拆分的单个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架(320)是不可拆分的单个铸造件或单个模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支撑架(320)是不可拆分的单个机加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部支撑架(320)上形成有一个凹槽(320a),所述横向支撑架(310)的端部适于插装在所述凹槽(320a)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部支撑架(320)的凹槽(320a)的底部两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插缝(320b);
在所述横向支撑架(31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外弯折90度的弯折边缘(310b),所述弯折边缘(310b)适于插接在所述插缝(320b)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支撑架(310)的端部适于通过螺纹连接件被连接到所述端部支撑架(3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端部支撑架(320)完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0)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0)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0)包括:
第一横向支架(110),沿所述左右方向(X)延伸;和
一对第一纵向支架(120),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横向支架(110)的两端上,并沿所述前后方向(Y)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支架(120)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端部支撑架(320)的前侧或后侧中的一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00)包括:
第二横向支架(210),沿所述左右方向(X)延伸;和
一对第二纵向支架(220),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横向支架(210)的两端上,并沿所述前后方向(Y)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二纵向支架(220)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端部支撑架(320)的前侧或后侧中的另一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支撑架(320)还适于连接到用于降低电梯轿厢滑行速度的安全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87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消防电梯
- 下一篇:一种电梯钢丝绳防摆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