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9898.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8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蕴窑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壶 茶具 本实用新型 组合模式 便携 茶海 壶盖 香座 茶叶罐 外侧壁中部 可组合式 便携性 大茶杯 开口侧 提拉块 小茶杯 引流嘴 美观 闲置 造型 配备 引入 灵活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包括能够完成两种组合模式的茶壶、茶海、小茶杯、壶盖、香座、茶叶罐和大茶杯,其中茶壶配备有壶盖,茶壶和茶海的开口侧均设置有引流嘴,茶壶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提拉块。本实用新型的茶具组通过引入香座,使得整套茶具在闲置时可以作为香具使用,极大地拓展了整体的功能性;采用可组合式的设计,提高了便携性,也使得造型更加美观;且具有多种组合模式,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
背景技术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
现有的茶具大多功能单一,不满足当今人们追求一物多用的心理需求,同时便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包括能够完成两种组合模式的茶壶、茶海、小茶杯、茶壶、香座、茶叶罐和大茶杯,其中茶壶配备有壶盖,茶壶和茶海的开口侧均设置有引流嘴,茶壶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提拉块;
第一种组合模式
所述壶盖扣合在茶壶的开口侧,小茶杯倒扣式的放置在壶盖上;所述茶海罩设在小茶杯的外围,茶海的开口侧边沿搭设在茶壶的开口侧边沿上;所述香座放置在茶海的封闭侧外壁上,香座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茶海的封闭侧外壁上嵌设有第一磁吸块,香座的底部嵌设有第二磁吸块,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的相对面磁极相反;
第二种组合模式
所述大茶杯倒扣式的放置在茶壶的顶部,大茶杯的开口侧边沿搭设在茶壶的开口侧边沿上;所述香座放置在大茶杯的封闭侧外壁上,大茶杯的封闭侧外壁上嵌设有第三磁吸块,第三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的相对面磁极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嘴为一体成型式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拉块采用与茶壶相同的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拉块采用与茶壶不同的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壶盖的顶部外缘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小茶杯的外沿抵靠在环形凸起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香座还配备有集灰盏,集灰盏上边沿抵靠在茶壶的封闭侧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茶壶、茶海、茶叶罐和大茶杯均呈椭球状,其中茶壶的外围尺寸大于茶海的外围尺寸,茶叶罐的外围尺寸大于大茶杯的外围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茶具组通过引入香座,使得整套茶具在闲置时可以作为香具使用,极大地拓展了整体的功能性;采用可组合式的设计,提高了便携性,也使得造型更加美观;且具有多种组合模式,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第一种组合模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作为香器使用的便携茶具组第一种组合模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蕴窑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蕴窑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9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茶漏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陶瓷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