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继电器的导电弹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0855.9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弹片 引脚区域 铆接孔 铜片 继电器 汽车用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单层 铆接 压合 动作灵敏 汽车车灯 生产效率 腰形通孔 腰形凸起 反弹力 区域质 支撑座 折断 触点 翻折 铜层 外翻 衔铁 制程 门窗 合格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继电器的导电弹片,导电弹片依次包括A区域、B区域、C区域和引脚区域,A区域具有一动触点铆接孔,所述B区域具有用于将导电弹片铆接于继电器的衔铁的第一铆接孔,C区域具有两个第二铆接孔、一个腰形通孔和一个腰形凸起,通过所述第二铆接孔将所述导电弹片铆接于所述支撑座,引脚区域为由单层铜片向外翻折并压合而成的双层铜片,其它区域为单层铜片。本实用新型的引脚区域的强度佳,不易折断,其它区域质轻,反弹力佳,动作灵敏;且引脚区域采用翻折压合工艺形成双铜层结构,制程工序少,提高生产效率、合格率,降低成本,特别适用于汽车车灯、门窗等控制部分的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继电器用的导电弹片。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弹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其中导电弹片是继电器的核心部件,继电器导电率是与导电面积及比例参数有关,而以往为了增加继电器应用高电流量,若不替换弹片材料,通常是采用增加弹片整体厚度的设计,但是增加弹片整体厚度,则原本线圈所产生作用力则无法确保磁吸弹片位移,而连带需要增加线圈缠绕圈数,使得继电器在小型化设计上,相对导致继电器使用空间减少许多。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设计人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汽车用继电器的导电弹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继电器的导电弹片,引脚区域的强度佳,不易折断,其它区域质轻,反弹力佳,动作灵敏;且引脚区域采用翻折压合工艺形成双铜层结构,制程工序少,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继电器的小型化,特别适用于汽车车灯、门窗等控制部分的继电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用继电器的导电弹片,定义所述导电弹片与继电器的衔铁接触的一面为内;
所述导电弹片依次包括A区域、B区域、C区域和引脚区域,所述A区域、所述B区域、所述C区域和所述引脚区域依次连接,所述A区域具有一动触点铆接孔,所述动触点铆接孔的直径为0.55-0.65mm,铆接入所述动触点铆接孔的动触点的上端和下端皆能够与继电器的静触点接通或断开;
所述B区域包括与A区域和C区域连接的中间段以及从中间段向左、右两侧延伸而成的侧边段,两侧边段完全对称,每一侧边段皆具有一个第一铆接孔,所述第一铆接孔的直径为0.38-0.43mm,两所述第一铆接孔的孔心之间的距离为1.95-2.15mm,所述侧边段的高度为0.85-0.95mm;
所述C区域具有两个第二铆接孔、一个腰形通孔和一个腰形凸起,所述第二铆接孔的直径为0.38-0.43mm,两所述第二铆接孔的孔心之间的距离为0.95-1.12mm;所述腰形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铆接孔的上方,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腰形凸起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A区域、所述B区域和所述C区域均为单层铜片,所述A区域、所述B区域和所述C区域的厚度均为0.072-0.078mm,且所述引脚区域为由单层铜片向外翻折并压合而成的双层铜片,所述引脚区域的厚度为0.140-0.152mm,所述引脚区域的上端的宽度为1.01-1.05mm,且下端的宽度为0.57-0.60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0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继电器用衔铁组件
- 下一篇:一种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