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1096.8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5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平;庄旭刚;王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正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30/08 | 分类号: | F23B30/08;F23M5/06;F23L1/02;F23L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印苏华 |
地址: | 2142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区 炉排轨道 链条炉排锅炉 低氮 排放 本实用新型 锅炉腔 上锅筒 烧煤 一次进风口 热效率 降低设备 降低污染 能源成本 燃烧效率 运行成本 进煤口 连通处 落渣口 后拱 始端 尾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腔、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锅炉腔的底部为烧煤区,进煤口设置在炉排轨道的始端,落渣口设置在炉排轨道的尾端,炉排轨道的下方设有多个一次进风口,炉排轨道的上方为第二燃烧区,第二燃烧区的上方为第一燃烧区,第一燃烧区的上方为上锅筒,第二燃烧区与第一燃烧区的连通处设有后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热效率达到90%、NOx排放低于100mg/Nm3,减少能源成本、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排放、降低设备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气、缺油”国家,这样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也决定了我国的锅炉产业结构也是以燃煤锅炉为主。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年耗煤量约7亿吨,占全国消耗量的约20%,其整体能源效率约65%,较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且贡献了全国约1/3的煤烟、1/4的SO2和1/10的NOx,工业及生活锅炉每年的总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均位居全国工业行业第二,因此,工业锅炉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燃煤锅炉改造已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国家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发展集中供热,以大容量高参数的燃煤工业、商业和生活用锅炉。在此形势下,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锅炉,就需要首先解决燃煤锅炉在实现清洁高效燃烧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燃煤工业锅炉中约八成为层燃锅炉,其中链条锅炉又占据总数的六成以上,其问题更为突出,也最具解决的意义:层燃锅炉结构简单、燃料适用性强、负荷变化适用性好,且操作运行相对简单,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形成量大面广的现状,但其整体平均效率极低,污染物排放多,其原因主要有:(1)燃烧经过简单破碎的统煤,煤种多变,煤质差,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燃煤条件相差较大;(2)控制系统和运行人员操作水平都比较差,污染物处理配套设备落后,这曾是层燃锅炉在成本上的优势,却是造成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问题的重要原因;(3)我国有上千家工业锅炉制造厂,同电站锅炉制造厂相比,单厂规模要小得多,加工水平参差不齐;(4)国外燃煤层燃锅炉较少,无法照搬其先进经验;(5)现有一些单项节能技术,多基于经验积累,缺乏理论提升,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近年来,国内燃煤层燃锅炉行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形成适合我国用煤条件的特色燃烧技术,通过引进技术(如GEF《高效工业锅炉》项目)或自主研发的方式,使用降低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膜式壁、螺纹管、分层给煤和飞灰回燃技术等技术,使大中型链条锅炉在烧原煤的条件下,提高热效率,但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仍相对落后,且并未从整体上改变行业水平。其锅炉跑火现象严重,碳未烧尽,效率只有75%-78%,NOx排放量为400-500mg/Nm3,还有SO2等诸多不良气体的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锅炉改变排风口设置位置、改变拱形设置区域和形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腔、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所述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设置在所述锅炉腔内,所述锅炉腔的底部为所述烧煤区,所述烧煤区包括进煤口、炉排轨道、一次进风口和落渣口,所述进煤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始端,所述落渣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尾端,所述炉排轨道自进煤口端向落渣口端转动,所述炉排轨道的下方设有多个一次进风口,所述一次进风口将风送至所述炉排轨道上,所述炉排轨道的上方为所述第二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的上方为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的上方为所述上锅筒,所述锅炉腔具有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靠近所述进煤口,所述后侧壁靠近所述落渣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一燃烧区的连通处设有后拱,所述后拱与所述锅炉腔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后拱自所述后侧壁方向向所述前侧壁方向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正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正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1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