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1157.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全;陈云山;高国武;王莉;李佳徽;盖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金工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2304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还原罐 外筒 环形定位台 内筒 成型模具 贴合 压盖 底座 碳化硅原料 壁厚均匀 便于移动 底座顶面 顶端设置 结构稳定 连接拉杆 内筒外壁 外筒内壁 海绵铁 内缘 同轴 下端 填充 相等 成型 生产 | ||
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包括内筒和外筒,在内筒和外筒下端设置底座,在底座顶面设有与碳化硅还原罐截面相等的第一环形定位台,第一环形定位台外缘与外筒内壁贴合、第一环形定位台内缘与内筒外壁贴合,在外筒和内筒顶端设置压盖,且在压盖与所述底座间连接拉杆。其结构稳定,填充碳化硅原料后便于移动,并使内筒与外筒同轴,使成型后的碳化硅还原罐壁厚均匀,满足海绵铁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铁生产过程中的碳化硅还原罐,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碳化硅还原罐具有导热系数高,耐火性能稳定,耐急热、急冷效果好的特点,主要用于在高温环境下盛放需要还原的材料,比如生产海绵铁、活性炭以及石墨烯等。碳化硅还原罐的制作工艺是将碳化硅原料填入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内,并人工捣实,再干燥处理,干燥后将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打开取出成型后的碳化硅还原罐。现有的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主要由内筒和外筒构成,这种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结构不稳定,填充碳化硅原料后无法移动;且在填充碳化硅原料时,内筒和外筒不同轴,成型后的碳化硅还原罐壁厚不均匀,无法满足海绵铁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其结构稳定,填充碳化硅原料后便于移动,并使内筒与外筒同轴,使成型后的碳化硅还原罐壁厚均匀,满足海绵铁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碳化硅还原罐成型模具,包括内筒和外筒,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内筒和外筒下端设置底座,在底座顶面设有与碳化硅还原罐截面相等的第一环形定位台,第一环形定位台外缘与外筒内壁贴合、第一环形定位台内缘与内筒外壁贴合,在外筒和内筒顶端设置压盖,且在压盖与所述底座间连接拉杆。
进一步优选,所述外筒是由二个半环形外筒分体通过穿销拼接构成,碳化硅还原罐成型后,拆卸二个外筒连接部,便于移开外筒。
进一步优选,在压盖顶面和内筒内壁分别设有提手,便于移动压盖和内筒。
进一步优选,在压盖顶面设有与碳化硅还原罐截面相等的第二环形定位台,环形定位台位于外筒与内筒之间,增强外筒与内筒的定位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拉杆由上向下穿过压盖并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内筒和外筒下端设置底座,在底座顶面设有与碳化硅还原罐截面相等的第一环形定位台,第一环形定位台外缘与外筒内壁贴合、第一环形定位台内缘与内筒外壁贴合,保证了内筒与外筒的同轴度,使成型后的碳化硅还原罐壁厚均匀,满足了海绵铁生产需要。
2、由于在外筒和内筒顶端设置压盖,且在压盖与所述底座间连接拉杆,使底座、内筒、外筒与压盖连接成整体结构,填充碳化硅原料后便于移动,防止移动过程中因内筒与外筒窜动造成填充的碳化硅原料损伤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筒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环形定位台,3-外筒,4-内筒,5-穿销,6-压盖,7-第二环形定位台,8-提手,9-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金工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朝阳金工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1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