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配电变压器台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1343.4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陈守吉;白青松;王宇;吴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跌落式熔断器 综合配电箱 避雷器 横担 配电变压器 高压导线 电杆 变压器台架 变压器台 低压导线 新型配电 瓷横担 接地线 下接头 高压架空线路 本实用新型 出线端 上接头 引下线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配电变压器台架,包括沿左右方向并立设置的三根电杆,三根电杆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有与接地线相连的高压引下线横担、跌落式熔断器横担、避雷器横担、变压器台担、综合配电箱台担,相邻两电杆间的变压器台担上设有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箱台担上设有综合配电箱、跌落式熔断器横担上通过瓷横担设有三个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横担上设有避雷器和瓷横担,综合配电箱与配电变压器间由低压导线相连,配电变压器通过高压导线与跌落式熔断器下接头相连,跌落式熔断器上接头通过高压导线与高压架空线路相连,跌落式熔断器下接头与避雷器由高压导线相连,综合配电箱出线端连接有低压导线,避雷器与接地线相连;该台架能同时安两台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配电变压器台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区负荷密集区单独一台柱上变无法满足负荷需求时,基本都是背靠背安装第二台变压器,材料用得多而且占地面积大,很少看到用3杆2配变的台架变安装方式,即使有部分地区采用3杆2配变的安装方式,因用的材料都是原标准台架变的材料,没有进行加工处理,安装效果一边高一边低,效果并不理想,影响城市美观,增加施工难度,且高低压出线不合理,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配电变压器台架,能同时安装两台配电变压器,相对原两台标准台架变的安装,材料用得更少,安装更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配电变压器台架,包括沿左右方向并立竖直设置的三根电杆,三根电杆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置有高压引下线横担、跌落式熔断器横担、避雷器横担、变压器台担、综合配电箱台担,相邻两电杆间的变压器台担上设置有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箱台担上设置有综合配电箱,相邻两电杆间的跌落式熔断器横担上通过瓷横担设置有三个跌落式熔断器,相邻两电杆间的避雷器横担上设置有避雷器和瓷横担,综合配电箱与配电变压器之间由低压导线相连,配电变压器通过高压导线经由避雷器横担上的瓷横担与跌落式熔断器下接头相连,跌落式熔断器上接头通过高压导线经由高压引下线横担上的瓷横担与高压架空线路相连,所述跌落式熔断器下接头与避雷器间由高压导线相连,所述综合配电箱的出线端连接有低压导线,避雷器通过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跌落式熔断器横担、避雷器横担、变压器台担、综合配电箱台担通过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进一步,紧贴左右两电杆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直线桥架,直线桥架下端通过挂弯桥架与综合配电箱相连,上端延伸至高压引下线横担下侧,综合配电箱出线端的低压导线从直线桥架底端进入顶端伸出。
进一步,配电变压器与综合配电箱之间设置有两端带挂弯桥架的直线桥架,低压导线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经第一个挂弯桥架、直线桥架、第二个挂弯桥架进入综合配电箱中。
进一步,高压引下线横担、跌落式熔断器横担、避雷器横担通过两端的U型抱箍和M垫铁与电杆相连。
更进一步,变压器台担、综合配电箱台担两端下部电杆上设置有抱箍,变压器台担、综合配电箱台担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杆上。
再进一步,高压导线通过C型线夹与高压架空线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配电变压器台架,通过设置三根电杆,三根电杆上的高压引下线横担、跌落式熔断器横担、避雷器横担、变压器台担、综合配电箱台担分别为一整根,安装更美观,效果更好,且相邻两根电杆间就可以安装一台配电变压器,所以整个台架可以同时安装两台配电变压器,而所用的材料相对原两台标准台架变的安装更少,占地面积更小,安装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1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