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二次电池负极片及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1529.X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潘跃德;李俊义;徐延铭;李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6;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带 负极片 锂金属 凸耳 锂二次电池 集流体 叠置 极耳 本实用新型 非活性物质 激光焊接 连接牢固 竖向延伸 锂电池 焊接 | ||
锂二次电池负极片及锂二次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基体,所述集流体基体为锂带,在所述锂带上叠置有沿竖向延伸的非锂金属凸耳,所述非锂金属凸耳的一端突出于所述锂带,所述非锂金属凸耳突出于所述锂带的部分用于焊接极耳。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在锂带上叠置非锂金属凸耳,极耳激光焊接于非锂金属凸耳上,连接牢固,而且采用锂带作为集流体基体,减少了负极片非活性物质的含量,提高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负极片及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必然趋势。可充放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是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媒介。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等电池体系中,锂电池是能量密度最高的。而石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但石墨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正在逐渐接近能量密度的极限,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
相比于石墨负极,锂金属负极的理论容量更高,可达到3860mAh/g,采用锂金属负极来替代目前的石墨负极,从而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锂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采用锂金属负极的锂电池,其正极无论是搭配目前成熟的正极材料体系,或是以硫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体系,或是固态电解质体系,都能够得到更高的能量密度。
锂金属负极的活性物质是锂金属,锂金属可以制作成锂箔(带)应用于电池的负极片,或者与其他金属箔材复合组成负极片。如申请号为201110032936.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金属锂一次电池负极片,采用金属锂箔或锂铝合金箔作为片状主体,在片状主体上放置条状金属后压制在一起,然后再将负极极耳与其压合镶嵌制成负极片。申请号为201511031618.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锂一次电池负极结构,包括锂带、极耳和锂条,锂条、极耳、锂带依次叠加形成负极结构。前述专利中的负极片直接采用锂带作为负极片本体,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但以上电池均为锂一次电池,一般来说,锂一次电池所用的锂带的厚度为毫米级别,而锂二次电池所用的锂带厚度仅为几十微米,锂带的强度和加工性能会因为厚度的减小而急剧降低,因此以上应用于锂一次电池的负极片结构如果应用于锂二次电池中,在极耳与锂带之间的连接部位会出现连接失效的问题,即使初始时候电池运行良好,但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以及在电池的放电状态锂金属的厚度达到最薄状态,极耳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松动、脱落,而导致电池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强极耳与极片本体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及稳固度,以及可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片及锂二次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锂二次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基体,所述集流体基体为锂带,在所述锂带上叠置有沿竖向延伸的非锂金属凸耳,所述非锂金属凸耳的一端突出于所述锂带,所述非锂金属凸耳突出于所述锂带的部分用于焊接极耳。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非锂金属凸耳沿所述锂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流体基体由两条锂带叠置而成,所述非锂金属凸耳位于两条锂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非锂金属凸耳的宽度为2mm~200mm,厚度为3μm~30μm,非锂金属凸耳突出于锂带的长度为5mm~50mm,非锂金属凸耳与锂带之间重叠部分的长度为1mm~l0,l0为锂带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锂带为纯金属锂箔或锂复合材料制成的箔材。
进一步的,所述非锂金属凸耳为铜带或涂碳铜带或镍带或涂碳镍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1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