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及风机单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1652.1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袁新勇;安志才;郝利忠;张清涛;赵辉;周志强;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防护组件 单桩 海缆 单桩基础 风机 本实用新型 外平台 长度方向设置 安装方便 间隔设置 板固定 内壁 容腔 伸入 弯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单桩基础上海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及风机单桩基础。安装于单桩本体上,海缆保护装置包括:J型管,沿所述单桩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单桩本体上;防护组件,沿所述单桩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与外平台板固定连接;弯管,顶端位于所述外平台板的上方,与所述防护组件连接;所述J型管的顶端位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容腔内,伸入设定距离,且与所述防护组件的内壁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海缆保护装置具有安装方便,保护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单桩基础上海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及风机单桩基础。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技术,在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如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等问题。由于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当今技术的可行性,海洋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风电市场。
海上风机设置在平台板上,平台板可采用单桩基础作为支撑,各海上风机之间通过海缆电连接。将海缆从海面下方引至平台板上与海上风机连接时,需要设置保护装置,防止海风、阳光等损伤海缆。现有技术的J型管顶端为弯管,安装海缆时,吊装海缆的吊装线穿过J型管顶端,与弯管发生摩擦,海缆安装时的阻力大,不易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J型管不方便海缆的安装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保护效果好的海缆保护装置,及设置有该海缆保护装置的风机单桩基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海缆保护装置,安装于单桩本体上,海缆保护装置包括:J型管,沿所述单桩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单桩本体上;防护组件,沿所述单桩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与外平台板固定连接;弯管,顶端位于所述外平台板的上方,与所述防护组件连接;所述J型管的顶端位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容腔内,伸入设定距离,且与所述防护组件的内壁间隔设置。
所述弯管的中心线位于所述防护组件中心线与所述单桩本体之间,所述J型管位于所述防护组件远离所述单桩本体的一侧。
所述防护组件在所述单桩本体径向向外延伸方向的长度最长。
所述防护组件的顶端位于所述外平台板的上方。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管,所述防护管具有相互平行的平行部,和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平行部的弧型的弧部,所述平行部和所述弧部围成用于穿设海缆的所述容腔。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与所述防护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J型管的顶端伸入所述喇叭口内所述设定距离。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管外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平行于所述外平台板设置,所述安装部具有一个或两个,至少有一个与所述外平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组件的顶端与靠近所述顶端的所述安装部之间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防护组件的中心线方向设置。
所述弯管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海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单桩基础,包括:上述的所述海缆保护装置;单桩本体,其侧壁设置有所述海缆保护装置;外平台板,与所述单桩本体固定设置,位于所述单桩本体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1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抗震悬臂式挡土墙